知名度普遍不如青年作家,但是他们掌握了文坛大部分的资源,其中不少都是作协的领导。
周彦在入座前,大概跟三十多个作家碰了面,聊了天,基本上都是些知名的前辈,譬如毕淑敏、高洪波、赵本夫、张锲……
他们对周彦都挺感兴趣的,毕竟在今天来参加大会的八百多作协成员里面,周彦可以说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周彦的身份多样,相对于他的演员、导演以及音乐家的身份,作家这个身份反倒是最不起眼的。
很多人在跟周彦聊天的时候,潜意识里还是不把周彦当作文学界的人。
最早周彦刚出来的时候,写了《镇长之死》、《清水里的刀子》以及《树洞》这几部作品,也算是在文坛刮了一阵风。
当时不少人都在讨论,那个叫“周产”的,突然出现的新作家。
只不过这一阵风刮过之后,周彦在文学圈子似乎就消失了,不再有新作品出现。
不少人都跟周彦表示,他现在不出新作品,是文学界的大损失。
这些话,有多少是真心的不好说,但如果周彦真的一直在出作品,大家对他的态度可能不会像现在这样温和。
自古文人相轻,别看今天在会场大家见面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私下里未必就看对方顺眼。
……
大会对周彦他们几个来说是十分无聊的,除了一开始的时候首长来慰问他们,后面周彦他们完全都是放空状态。
会议的内容,他们压根就没怎么听。
等到五点多钟,会议结束的时候,余桦拍了拍脑袋,“什么也没装进去。”
周彦笑道,“你稍微低调一点,行不行。”
会场人多口杂的,说话还是要谨慎一点,少给自己找麻烦。特别是翟泰风就站在不远处,余桦这话要是给他听见,肯定是要不高兴的。
今天大会上,翟泰风作了题为《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文学繁荣的新世纪》的工作报告。
这种报告,形式必然大于内容,任谁上去说都是一样的,都是一样的无聊。
余桦笑了笑,抬头在后面看了一圈,问道,“我们是跟大部队一起去西郊宾馆,还是去哪儿?”
周彦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