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外,这次竟然还有文学评论界的人发声。
电影刚刚上映才几天,青年评论家张颐武就在《为您服务报》上刊登了一篇名为《精神的妥协》的文章。
文中,张颐武批评周彦照搬欧美的电影模式,所拍摄新电影完完全全是向西方妥协的作品,是弯下了脊梁的体现。
他还批评周彦的音乐西化严重,完全是对西方音乐的学舌,没有中国之内涵,电影如果没有人看也就罢了,如果看的人多将会是一场大灾难,会对多数朴素的观众产生恶劣的影响。
周彦并没有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还是余桦打电话告诉他的。
电话打通之后,余桦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也被骂了。”
这话把周彦说的一愣,什么叫他也被骂了,他被谁骂了?除了他还有谁被骂了?
听了余桦解释,周彦才知道,是骂了韩少功的那个张颐武,把他也给骂了,而且还专门写了篇文章,名字看起来都跟骂韩少功的《精神的匮乏》像姊妹篇。
周彦经常被人骂,倒也不太在意,只是有些好奇,“张颐武他一个文学评论家,干什么要来骂我?”
余桦笑道,“你难道不是文学界的?”
“这……我们之前也没仇啊,他跑来骂我的电影,是不是有点越界了。”
“你不了解张颐武这个人,他什么都懂。”
什么都懂……周彦大概明白余桦的意思,张颐武这人大概嘴比较碎,不管是不是自己专业上面的东西,都要上去评价几句。
这也是很多人所谓评论家们的通病,总是喜欢在专业外的事情上置喙,经常会出丑。
当然了,有些评论家,在其专业内也未必能说出什么高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