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觉得那些遍布纸叶上的花叶,像是被一枚炸弹轰开的一样,膨胀散落的漫天都是。
稍稍定神。
他又品出那种更深层次的味道出来了。
宣纸上所有的花叶都是有自己的脉络的。
飞舞,旋转,似是紫色的花团漂浮在空中,透过飞叶落花的轨迹,就能捕捉到风的气息。
老杨闭上眼睛就能想像出那种春雨之后,带着潮湿水汽和花朵清香的气流似有似无吹拂在他的脸颊上的感觉。
那种带着颗粒感的空气,连若有若无的雾气都是和紫藤花的花叶一样的鲜紫色,花叶连花叶形成巨大的紫色云团,云团的中央,是一棵纠结苍劲的巨大千年花树。
照片里的花叶被风吹的螺旋流转,老杨的心也跟着一起螺旋流转,飘了起来。
地道!
实在是太地道了!
简单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画的笔法到底有多么的地道——那就是他老杨觉得,凭自己的手艺,无论如何也是画不出这样墨色清重有序,层次清晰,立意严谨的作品的。
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豆包不当干粮,看不起能给曹老端茶倒水的老杨。
能在九十年代考上央美,拿着公派出国的名额去皇家艺术学院读研究生,从天地下艺术生最卷最拼的地方,卷过一众小镇绘画家,从而走上人生巅峰的人物。
谁拿画起笔谈起画功,没有几把刷子啊。
在他自己的人生故事里,老杨也同样在邻居家眼里,大大小小是个“梵高”好不好。
就是扔到年初去仰光大金塔的那一票专家大师名单里。
多的不说。
以技法论,无论是国画、油画,老杨都不见得要比顾为经的爷爷顾童祥这样用来凑数的本地户口本画家要弱几分。
要是论社会地位和对美术潮流的把握能力,呵呵,等闲把三个顾童祥捆在一起绑一块,走到大街上遇到了,老杨都不带抬头看一眼的。
这个评价真真一点都不低了。
一想想顾为经的年纪,想想当年他在外出集训寒风中打着手电,啃着馒头,练造形能力的暗无天日的岁月。
老杨就觉得狗日的老天爷真td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