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的磨盘。
月如烟先是一愣,可是对上陈墨的眼神后,也是明白了他的意思,轻剐他一眼后,起身在书桌上趴好,充满运动活力的臀儿高高翘起,打开计划书看了起来。
陈墨自后贴身拥住了她,双手搂着她的肚子,询问着她的意见,连那书桌,都参与了起来。
……
五天后。
朝野发生了大地震。
陛下在早朝上,宣布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建立内阁。
首批内阁成员,只有五人,耿松甫任内阁大学士,且上次的科举状元孙城,也收纳了进来。
然后第五浮生、陈瑾、刘计。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天川城都是一片哗然,不少士子更是对此议论纷纷。
陛下在早朝上说了,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
也就是说陛下设立的内阁,并不是权利机构,而是陛下身边的“私人秘书”。
孙城、刘计、陈瑾甚至是第五浮生,他们倒好说,因为他们原先的权柄本就不重。
可耿松甫,那可是丞相啊,百官之首,大权之握,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什么内阁大学士,这在外人眼里,不就是陛下身边无权的头号跟班吗?
为此,还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在京学子还有官员心思浮动。
所谓朝中无派,千奇百怪。
随着耿松甫升任丞相后,自有一大批官员选择依附耿松甫,成为了所谓的“耿党”。
且在短短的时间,不断的壮大。
当然,这并不是耿任甫有意为之的,而是旁人的“认为。”
举个例子,上次科举会试中榜有一位高州的士子,正好在京师做官,这人也确实有能力,凭借着真才实干,得到了耿松甫的赞赏,于是耿松甫便在一次朝会上,推举了对方。
尽管在这之后,这位高州的士子没有选择借此彻底巴结耿松甫,耿松甫为了避嫌,也没有进行拉拢。
可在外人看来,这位高州的士子,就是耿松甫的人了。
除了“耿党”外,还有所谓的“左党”,也就是依附左良伦的势力,还有“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