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不了盐身体更不好,就这么一个恶性循环。那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巨大市场,一个巨大的需求盐的市场!这个里面的利润非常高,自然就被一些投机者看上了。既然老百姓需要低价盐,我们就给他卖低价盐。这些盐是直接从晒盐场偷偷地给运出来的,没给国家上税,没经过国家检验报批,就是没经过官府的手续,那就要比官盐便宜的多的多的多的多!但即便如此,卖给老百姓,私盐贩子还能够从中获利非常丰厚,这就是贩私盐的行业。这行业在中国古代一直有。别说古代了,现在也有啊,一些不法之徒,自己晒的盐,不经过国家检测部门,就把这些带杂质的盐推向市场,坑害消费者、老百姓,这也是贩私盐。但是古今性质和概念不一样。过去贩私盐,它虽然是不合法,但是确实有被迫无奈的原因呢,国家对盐征收盐税太高了,官盐价格太贵了,老百姓根本吃不起,没办法,哎,有人贩私盐,有人买私盐。我们今天不一样,我们今天盐太便宜了,家家户户都吃得起,再有贩私盐的,就是坑害消费者的行为,我们一定要辨清楚这两者的不同。
但甭管怎么说,贩私盐在历朝历代都是违法行为。历朝历代对贩私盐都是严加打击。别的不说,就说大隋王朝对贩私盐惩罚力度巨大呀。抓住贩私盐者,就是死刑啊。不但是贩私盐的贩子死刑,如果在哪个地方出现了贩私盐的,当地官员有的连坐、有的免职,打击力度巨大!
那是不是这么大的打击力度就没有人贩私盐了呢?不是。你打击力度越大,贩私盐者越多。为什么?官盐太贵了。老百姓为了生存,他得吃饭,得吃盐啊。但买不起怎么办?他就得买那便宜的,就得寻找私盐。这么以来,有一个巨大的刚需市场。既然有这么大的一个刚需市场,就有那些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趋之若鹜。所以,历朝历代的朝廷政府都在打击贩私盐者,但历朝历代贩私盐的在暗地都干得如火如荼。就拿大隋王朝来说吧,它不是对贩私盐打击力度很大吗?哎,打击力度越大,这贩私盐的还越多。当官的都不敢抓。怎么不敢抓呢?国家打击力度大呀。哪个地方发现贩私盐的,连当地官员都得跟着免职。您想,真格的在这个地方发现贩私盐的了,得了得了,当地管理者一看,睁只眼闭只眼,假装看不见,哎,让它过去得了,咱们别跟他一般见识了,把他逮着自己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