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内侍官过来了:“陛下,这尊鼎重达九百九十九斤!”
您看,差一斤一千斤。
“哦……那就是千斤鼎啊!”
哦,“千斤顶”、“千斤顶”这名词由打这儿来的啊?不是那个“顶”,这是两耳三足大鼎,国家权势的象征啊。
杨广问:“元庆,千斤鼎,爱卿可能扛起呀?”
裴元庆一看:当着皇上面儿我不能认怂啊,我不能说我举不起来呀。“呃……陛下,臣从来没举过这么重的东西,臣愿拼力一试!”
“好!有气魄!来呀!准备御酒三杯!如果元庆能够举起这尊鼎,朕重重有赏,赐饮御酒!朕就把御酒在这儿放着,等着元庆举鼎而回!”
“多谢陛下!”
哎呀……裴仁基在旁边一听,元庆啊,你、你真不知道死活呀!九百九十九斤,差一斤一千斤呢!你是人吗?哪能举起千斤之鼎呢?!裴仁基也顾不了那么多了,赶紧来到儿子近前:“元庆啊,你、你可不能当着陛下说大话呀!你万一举不起来,岂不让文武百官嘲笑吗?!”
“哎——”杨广把手一摆,“老爱卿啊,你多虑了。谁敢嘲笑啊,嗯?即便是举不起来,那也很正常啊,千斤鼎啊,也就是当年楚霸王有拔山扛鼎之力,那换个二人,朕是没见过!谁敢嘲笑,那朕就让他前去试试!各位,你们说对吗?”
“啊——是是是……不敢嘲笑!不敢嘲笑!我们都等待着大开眼界呢!”
“嗯,元庆啊,你就放心去举吧!”
“臣遵旨!”裴元庆又扭头看了看那大鼎,“呃……陛下,能不能让为臣把这副盔甲脱了,我带着盔甲不方便呢,换身短打衣靠前去扛鼎。”
“准奏!可以!嗯——”杨广用手一指——
有内侍过去服侍着裴元庆把盔摘了、把甲卸了。然后,换上短打衣靠,扎巾剑袖,抬胳膊蹬腿,没有半点绷挂之处。把剑袖打开,袖面儿往上挽了挽,挽到胳膊肘之上。然后,再看裴元庆又转身向杨广一拱手,迈大步,“噔噔噔……”就走到了演武场正中,抬腿迈上了石台。
这石台有十八磴台阶,分成两层,这大鼎在最上一层。说:“怎么运上去的?”那运上去就不是一个人俩人了。用吊车呀,用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