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也给听到了。
陈文超说道:“鱼哥,这船跟去年来收购你鳗鱼的大船,长得好像啊。”
李多鱼点点头:“这船,应该是去南日镇收鳗鱼的。”
陈文超皱眉道:“他们也养起来了啊。”
李多鱼笑了笑,养起来跟养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随着大船停靠在南日镇最大的码头后,海欣鳗鱼厂这边所有员工都相当开心。
辛苦了一年多,终于等到收成的时刻了。
几位鳗鱼厂的领导说道:“那个李多鱼也没啥了不起的,咱们虽然死了不少鳗鱼,但也存活了不少。”
“可事实证明,咱们这个养殖模式还是可以行得通的,如果明年定单翻倍的话,咱们只要继续扩大一倍的鳗鱼塘规模就可以了。”
听到这话的张学金嘴角抽了抽,说实在的,养这些鳗鱼就已经差点要了他的老命。
陈校长催他回去教书,他都没空回去,现在校党委因为他的个人作风问题,还专门开了一次会议,讨论他的去留问题。
要是再扩大一倍规模的话,那他学校老师的身份,百分百保不住了。
活鱼船来的这一天,张三明直接承包了镇上最好的酒楼。
他热情接待着来自岛国的收购商,还有海关和外贸局的工作人员。
事实上,张三明跟这些岛国的收购商,并不是很熟,当初是通过外贸局这才联系上的。
在这个创汇年代,外贸局做的事情非常多,只要你有适合的出口货物,局里就能想方设法帮你找到买家。
简单来说,外贸局自己本身就是最大的业务员。
为了请这一顿饭,张三明花了不少钱,提前购买了很多珍稀的野味。
可尴尬的是,除了海鲜和米饭外,这些岛国人对这些猫头鹰肉,白鹇肉,还有熊掌都不是特别感兴趣。
连带着,茅台也才只喝了一两口,反而更喜欢本地的海鲜和米酒,白米饭也吃了不少。
这一天,几十口鳗鱼塘也都已经开始放水,捕捞人员也全都到位。
可让张三明没想到的是,这个叫藤原的鳗鱼收购商,并没有直接把鳗鱼给运走。
而是从每个鳗鱼池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