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是人吗?已经画完了这么多的图纸。”一位研究员在一旁吐槽,他们的工作现在极为饱满,根本没有休息时间,想要消化简单的技术要点就会花费他们很多时间。
“他当然不是人,最短三分钟一张图纸,我觉得他就是机器人。”另外一个研究员口气中带着无奈。
“你会支持那种方式的设计?矢量喷管还是飞行翼?”
“不知道,如果发动机推重比高的话,我觉得矢量喷管更加好,会减少雷达反射面,还会降低被红外探测的概率,发动机的喷射被包裹住的时候,泄露出来的热就会少很多,这是很安全的一种做法。”
“增加飞行翼,成本更低,高速飞行中的性能会更好一些,重量轻,对材质的要求也没有喷管的要求高,这个技术更容易实现。”
“但现在已经解决了高推重比发动机的难题和材质难题,采用矢量喷管的技术要更符合新型战机的要求,雷达反射面会更小,飞机的尺寸也会更小,机动性能会更强,试飞员不是说过了吗?这种飞行的安全性要更强一些,增加飞行翼会增加控制的难度,对空战并非是有利的。”
整个小组都在讨论,简单给的图纸太多,又帮他们解答了很多疑问,但更让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这些知识太多了,他们还没有完全理清思路,在飞行翼的思路上走了很久,不知道两种方式,那种会更好。“
“太过于依赖某一种技术并非好事,我们需要为战争期生产做考虑,特种材料的生产毕竟是有限的,除非我们能够完全解决材料生产的问题,无法量产的技术,根本没用,飞行翼的维修成本也很高,不如矢量喷管技术的费用低,这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已经拥有了这方面的技术,再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试飞员反馈的情况还是值得参考的,因为思路不同,大熊国和山姆国因为技术方面的不同,采用的都是矢量喷管技术,现在试飞之后,证明了这种技术的强大,调整飞行姿态的灵活性来看,飞行翼依然很有优势,不过矢量喷管也不差,在躲避导弹的追踪上,似乎更有优势,可以通过空中姿态的变化,例如悬停,紧急停车,滑翔变向等各种技术动作来完成,这也是飞行翼无法做到的。“
“现在不是讨论两个方案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