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和是先帝第一个出嫁的公主,乾隆又册封了固伦公主,这出嫁的排场自然要更大了。皇后哪怕脑子有坑,也不敢在淑和公主的婚事或者嫁妆上面动任何手脚,就怕影响了自己的名声,进而影响大公主璟瑟的名声,动摇她自己的地位。
姜莘莘见皇后拎得清,就彻底放手不管了,只给那座吕氏置办的公主府题了字,做了牌匾送过去。
但淑和虽然从宫中出嫁,却不会在公主府拜堂,驸马那边在京城也置办了宅子,若是小两口感情好,日后大多数时候都会住在那边。
先帝一共四个公主,如今都已经过了十岁,蒙古各部早早打听好了公主们的年岁,这一次趁着参加淑和公主婚礼的名义,带来了一大批年轻人,各路王爷们走的时候也不会带走,为的就是让那些小伙子小孩儿们跟京城里的公主郡主们培养感情。
蒙古这么热切地指望跟大清皇室联姻,恨不得将大清的公主郡主们全娶回去的架势,让宫中嫔妃们好生得意。
唯一不能得意的就只有蒙古出身的颖贵人和恪贵人了。
这俩人一贯以自己蒙古出身为荣,私下里还想重振孝庄文皇后在位时候的荣光呢,结果看到时移世易的现实,两人直接抱病不出门了。
宫中当然少不了落井下石的人,只是颖贵人跟恪贵人两个当初只是眼皮子长在了头顶上,看不起人罢了,并没有动手陷害过他人,所以大家也只是嘴上挤兑两句就算,根本闹不起来,更加不会传到姜莘莘耳朵里去。
后宫又添了皇子公主,姜莘莘看得多了,自然就不稀奇了,好在从一开始各种礼单什么的已经形成了定例,剪秋直接按照姜莘莘定下的例子去库房里挑东西就是。
而后宫嫔妃见姜莘莘这个太后这里只稀罕皇后,对其他嫔妃一视同仁地忽视,心里不舒服也没办法。
只是苏嫔实在不甘心,就因为大阿哥永琏的各种待遇远超她所生的两个皇子和一个公主,只是她也不敢对永琏如何,更加不敢对皇后出手,先前她试图联合、鼓动陈贵人,结果被陈贵人揭露了她在赶赴京城的路上就给人下了绝嗣药的事儿,她就再也不敢如何了。
陈贵人当时到底念着跟苏嫔同为江南出身的香火情,哪怕被苏嫔绝嗣,她也只是暗自痛恨苏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