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发现了一篇好文章,喊着苏轼:
“子由,快来看看这篇文章,自从看过你的文章以后,这是我第二次发现如此有见解的文章,大家都来读读。”
苏轼拿起试卷看起来,文字见解,对朝廷的弊端,有独到的见解。
苏轼感叹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以人为本,循序渐进,才能彻底去掉国家的污垢。好,好啊。。。不知道这是谁的学生,又是要轰动朝野的一篇好文章。”
试卷的名字都是封闭的,谁也不知道这篇文章,到底出自谁之手。
大臣们一个个轮流阅读,只见一言官赞叹道:“你们看看这段,对大宋改革的建议。切不可一刀定胜负,只会加快对底层人民的残酷压榨,任何改革计划,都要有协调的官吏,避免地方割据。
这个考生,应该对下层官员是很了解的,现在我们的改革,就是上面雷声大,到了地方,连个毛毛雨都下不来。哪里是改革,简直就是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一句话开了头,大家开始对现阶段的政绩,都发起了牢骚,皇上不作为,睁一眼闭一只眼,官员们自然是钻空子的捞油水,结果官员富得流油,朝廷连军资都要靠募捐。
翰林院的言官们,从一篇文章,联想到社稷,再到太子之位,不由得辩论起来,最后都觉得,应该尽快立大皇子为太子,有了权力,太子才能越过天天生病的皇上,去办一些事实。
欧阳修选好了三篇出色的文章,呈给皇上翻阅,最终的状元,还需要皇上来钦点。
欧阳修还特意把大臣一致好评的文章,放在最上面,并说:“皇上,这是一篇好文章,虽然是纸上谈兵,假以时日,此考生必能成大器。”
一次科考,仿佛也把赵宗实重新拉回了自己的少年时代,他心悦的对欧阳修说:
“好,我定认真翻阅,大宋人才辈出,是我们的福气的。”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篇宏伟大作,赵宗实也这么认为。其实其他人的关注点在文章中提出的一些弊端和改正措施,而赵宗实关注点在,这些弊端,并非是他造成的,是大宋几代皇帝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比如考生提到的军队,当初太祖爷是起兵造反当上皇帝的,为了避免有人照葫芦画瓢,所以解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