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不同,制程不同,需要的光刻机数量也不同。
晶圆厂的月产能都是万片晶圆计算。
一条8英寸的生产线,月产一万片晶圆,平均需要43台光刻机。
一条12英寸生产线,月产一万片晶圆,28纳米、32纳米、40纳米等成熟制程下,平均需要8台光刻机。
若是用fi先进制程的12英寸线,生产22纳米,20纳米,16纳米,平均需要75台!
王逸一次性从阿斯麦定了20台光刻机,全部投用后,可以月产25万片晶圆!
超过了台积电的京南厂产能了,毕竟京南厂的月产能也不过两万片而已。
而一片晶圆可以切出数百到上千枚芯片。
如今王逸还觉得少,又得加光刻机,难不成所图甚大?
胡老皱了皱眉:“董事长,你要打造第二个12英寸晶圆厂?”
王逸点点头:“没错,一个晶圆厂怎么够?至少得再来一个!这样,我再给你一百亿资金,再订30台光刻机!”
“这……好!”胡老还能说什么?
只能说王董高兴就好。
他巴不得星逸半导体做大做强,带动国产半导体飞速发展。
最好超过中芯国际,追赶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如此也就不用担心被制裁,被卡脖子了。
“王董,咱们的第二座晶圆厂,建在哪个城市?”胡老很是好奇。
王逸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不用我们操心,有人白给!”
“白给?”胡老双目放光,明白了缘由:“还是帝都给?”
王逸点点头。
之前和帝都的对赌协议,晶圆厂交付两年内,量产55纳米制程,届时价值80亿的12英寸晶圆厂直接白送王逸,否则王逸都得花80亿买回来。
王逸当时就孟浪了一句,若是一不小心量产了40纳米制程怎么办?
几位大佬笑了,直言若是晶圆厂交付三年内,实现40纳米量产,直接再送一座12英寸的晶圆厂!
如今有了胡老,别说交付三年了,交付一年内,就能搞定40纳米量产!
如此一来,帝都的第二座晶圆厂,王逸可就要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