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 第343章 大手笔,千元机破亿战略!(3/10)
    至于第二座晶圆厂,差不多2013年年底,或者2014年年初交付。

    等28纳米制程研发成功,正好用来量产28纳米的手机芯片。

    28纳米的手机芯片更为高端复杂,晶体管数量多了很多倍,切出的芯片数量也就更少了,估计也就600-800片。

    王逸记得前世的麒麟990,7纳米,一片晶圆只能切出640片左右。

    再算上良品率,去掉劣质芯片,就只有500多片了!

    不过,一旦40纳米量产成功,星逸半导体就算是追赶上中芯国际,算是彻底立起来了。

    届时王逸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帝都给的第二座晶圆厂,规模也可以做到更大,产能更多。

    比如做到月产能三万片晶圆,甚至四万片!

    这样一来,也能年产三亿多枚28纳米高端芯片。

    星逸手机、星逸平板、星逸电视,全部加起来,都够用了,甚至用不了,还能匀给其他产品一些产能。

    届时,一座12英寸的40纳米晶圆厂做低端芯片,一座12英寸的28纳米晶圆厂做高端芯片,也暂时够用。

    等到后年22纳米量产成功,40纳米晶圆厂就可以全面升级22纳米工艺,至于落后的40纳米芯片订单,丢给中芯国际好了。

    这一切,王逸都规划妥了。

    接下来就是等!

    等四月份,第一个厂房交付!

    等八月份,40纳米试产!

    等年底,整座12英寸晶圆厂全面交付!

    等明年,40纳米制程,良品率飙升,全面量产!

    前途可期!

    王逸心情大好,接着却是想到一个重要问题:“胡老,40纳米的制程对我们来说没多少困难,对吧?”

    胡老摆了摆手:“没多少困难,今年年底,保证40纳米成功量产!届时同步开启28纳米研发,追赶半导体三巨头!”

    “28纳米研发,是不是很困难?”王逸意味深长道。

    胡老点点头:“40纳米,一年内搞出来并量产完全没压力。但是28纳米乃是当下最先进的制程之一,研发就得一年,量产的话,至少一年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