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晶圆厂的规模比起第一个大得多,原本王逸打算要月产能翻一倍,五万片晶圆,现在看来还是小了。
毕竟前世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都能月产十万片晶圆。
台积电、三星之类的,产能只会更恐怖。
王逸都在想,要不要多刺激一下秦主任和帝都,让他们的第二家晶圆厂,也奔着十万产能来?
至于如何刺激,也好说。
“秦主任,你们帝都也不想刚建成的12英寸晶圆厂,就只有魔都,深市晶圆厂的一半吧?”
“也不想帝都两个晶圆厂加起来,都不如魔都、深市一个大吧?”
面子挂不住啊!
济州都那么要面子,王逸就不信帝都不要面子!
可想而知,第二座晶圆厂的产能,大概率月产十万片晶圆。
届时,第二座晶圆厂的产能,将是目前这座晶圆厂总产能的四倍!
即便是28纳米的手机芯片,都能年产672亿枚芯片!
若是如此,那就厉害了。
这么多芯片产能,星逸科技自己用不了也没事,还可以代工。
比如华为海思芯片等等,都可以代工。
何况随着星逸科技的发展,未来芯片的种类和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未来,单是手机芯片都得超过两亿颗。
毕竟光千元机芯片,就是一亿多!
趁着现在帝国还没狗急跳墙,王逸只能提前布局,提前发展。
晶圆厂,提前布局,建造。
光刻机,也得提前买入!
“十万片每月!”胡老彻底兴奋了:“王董,也是12英寸的晶圆厂?”
“对。”
“那真是太好了!”胡老喜出望外:“王董,40纳米试产包我身上,十一月份,不,十月份之前,肯定成功试产!年底前投产!”
“好,如此一来,咱们第二座晶圆厂年底左右,就能动工。后年上半年,全面建成交付。”
“好,太好了!”胡老心情大好:“既然如此,那我就放开手脚,大规模招人。今年招的,进入第一座晶圆厂。明年招的,准备调入第二座晶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