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王逸很是赞同。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晶圆厂也是如此,还没建成,就得提前招人。
若是等到建成了,再招人,等招到人再安装设备,调试,那黄花菜都凉了。
像是当下的晶圆厂,三个厂房全面交付得年底,可王逸去年年底前,就找了胡老,就让胡老开始招人,就开始了40纳米的研发。
到目前为止,已经研发了半年,等到三个月后,研发厂房的设备组装调试完备,就可以直接验证试产。
等二号厂房八月份交付,引入设备调试完毕时差不多十一月,届时一号厂房的40纳米工艺也就差不多成功投产。
到时候直接在2号厂房,复刻一号研发厂房的40纳米工艺,直接调试量产,时间大大缩短!
哪怕年底交付的三号厂房,直接复刻一二号厂房的工艺,也能在明年三月份实现投产。
典型时间管理大师!
若是不然,等到年底三个厂房全面交付,再引入设备调试三个月,就明年三月份了。
等验证试产成功就明年六月份了。
再提升良品率两三个月,投产就要明年九月份了。
那慢了太多!
胡老又想起一个问题:“董事长,后年交付的第二座12英寸晶圆厂,产能是现在的四倍,需要的光刻机等设备,也是四倍,至少80台。你之前让我多下单的30台还不够,咱们得联系阿斯麦,继续加单50台,否则根本来不及。”
王逸点点头:“好,这事还得劳烦胡老,你算一下需要多少钱,报批上来,我签字,财务拨款,找阿斯麦下单!”
“好!”
对于如此爽快的王董,胡老很是欢喜。
没办法,王逸有自己的担忧。
光刻机这玩意不提前下单,一旦帝国狗急跳墙,下黑手,王逸可没地哭去。
还是落袋为安好得多。
因此,年前王逸就让胡老联系阿斯麦,下单了20台光刻机,今年能全部到货,足够第一晶圆厂用的。
前段时间又让胡老追加了三十台,明年到货,但还不够,再加五十台才差不多。
“还有其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