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王烨开始伏案继续工作。
从六月二日以来,王烨几乎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航空项目方面,比如f-16战斗机发动机的拆解和研究,以及几个航模飞机项目。
不过,因为红星联合体过去并没有搞过固定翼飞机,王烨也没有表现出过自己在飞机和航空发动机方面的水平和造诣,本着科研领域的基本法,王烨最初参与到实验室研究和技术讨论会议时,表现的非常谦逊,也不说话,就坐在一边旁听。
对于王烨这个表现,那些航空领域的前辈和老师们很是满意。
一方面是因为众人都听说过相关流言,知道王烨在机械和电子方面都很有水平,现如今还来听航空方面的会议,这完全属于“勤奋好学”的典范,当老师的都喜欢这种。
一方面是因为王烨这个厂长愿意过来听这些对于外行而言相当枯燥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对项目表示重视的表现,那众人自然心里是高兴的,干的也更加起劲,生怕搞不出来什么成果,辜负了厂长的这一番重视之情,个顶个的努力。
甚至,他们考虑到王烨在对应领域的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偶尔还会照顾一下王烨,给王烨详细的解释一番,或者询问一下王烨是否听懂了,如果不懂他们也很愿意再重新讲述一遍,因为旁听的不止是有王烨,还有杨炜、陈航等研究生们。
拆解工作不止是研究,也就是一场宏大的教学,这是老师们提出来的方案,可见他们心中的迫切和着急,希望可以培养更多的青年科学家。
对于这种好意,王烨也全盘接受,每天拿着一个本子,旁听的非常高兴,在拆解等实验中,还非常乐意像杨炜和陈航等年轻人一样充当劳动力,帮助那些上了岁数的老师们操作设备或者搬运东西,完全就是一副刻苦勤学的好学生的模样。
甚至老师们给研究生们留下的作业,王烨也会相当认真的完成,态度非常端正些的一丝不苟,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给那些研究生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表率。
毕竟王烨一个厂长,每天还有大量的公务要处理,还能抽空听课做作业,那身为学生自然不能比王烨这个厂长的表现还差吧?于是,在王烨这个标杆影响下,那些研究生们就像是疯了一样的学习,全都是苦行僧模样,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