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碳纳米管的粗度差不多有12左右,同步架设至少十二根。
这些特制的碳纳米管将作为一条连接地面站与第一级平台的缆绳而存在,其虽然粗度很惊人,但是设计的这些东西重量不大,强度反而很高,其可以承受电梯舱和其他设备的重量。
按照青龙基地这边的太空电梯项目组的多轮测试,这些12直径的碳纳米管随便承载几千吨的重量,纵然是电梯舱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对缆绳施加恐怖数值的拉力也丝毫不会让其出现任何变形或者断裂的情况。
缆绳设计出来之后全部都由acs制造平台负责建造,其成本已经可以说是低廉到了一定程度,但是架不住所需要的缆绳长度惊人,一百多k的12直径的缆绳,单单是投入进去的原材料就已经足够让很多人想都不敢想了。
一级平台建造完成之后,项目组将会在此基础上建造第二级的平台,二级平台相比较于一级平台,其距离更加惊人,根据项目组这边报出来的数据,两者之间相差至少1000k!
建造第二个浮动平台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太空电梯项目组同样需要通过浮空装置和推进系统来维持高度和位置,一级平台的方式多少有些不靠谱,这个时候项目组采用的是目前在起源星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晶石引擎推进器。
浮空设备采用的是推进器来确保万无一失,二级平台下方将会同步架设超过100台的晶石引擎,因为距离地面已经上千公里,这个时候的推进器效果发挥的更加出色,正常情况下是用不到全开启的,除非是满载货物从上方的轨道站运输下来才有可能启动。
二级平台建造完成之后,再使用碳纳米管这样的高强度缆绳连接第一级和第二级平台,这就算是完成一个阶梯式的任务了。
接下来便是重复建造更多平台,按照相同的方法,继续向上建造更多的平台和缆绳,每级平台都比前一级更高,每个平台都将成为太空电梯的一个“阶梯”,逐渐将电梯舱送入更高的轨道。
在最后一个平台上方,将会需要建造一个轨道站,这个站将位于蓝海星同步轨道上,实际距离相比较于地球要小一些,差不多是在公里左右,轨道站将作为太空电梯的终点,也是进入深空的门户,因此这个项目也丝毫马虎不得,协会直接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