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作物的生长速度肉眼可见——陈麟亲眼看着一株小麦从破土到抽穗,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量子加速生长舱配合基因调制技术。”
苏教授指向最近的一个网格,里面的水稻正在以快进般的速度成熟,“我们将植物细胞内的叶绿体改造成了量子光合单元,效率提升1200。”
陈麟走近观察,发现稻穗上结出的并非传统米粒,而是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菱形晶体。
他伸手触碰的瞬间,晶体自动裂开,露出里面雪白的熟米。
“可以直接食用。”苏教授示意工作人员取来样品,“经过份子重组,这些粮食含有所有必需营养素,且完全无菌。”
陈麟将一粒米放入口中,立刻感受到浓郁的米香在舌尖绽放。
更奇妙的是,随着咀嚼米粒竟能根据他的唾液成分自动调节咸淡。
“有意思。”陈麟难得露出赞赏的神色,“产量如何?”
苏教授调出全息投影:“单个标准生长舱每日产出可供5000人食用……我们在同步轨道上部署了300个这样的舱体。”
她滑动数据,“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在任何环境下运作——火星土壤、太空真空,甚至是液态甲烷海洋。”
他们来到加工区,只见成熟后的作物被送入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
透过透明外壳,可以看到作物在量子场中分解重组,最终变成各种形态的食物——从面包到牛排,甚至还有冒着热气的火锅食材。
“物质重构技术。”
苏教授解释道,“我们可以将任何有机质转化为需要的食物形态,昨天刚收到木星前线的反馈,他们用这套系统把甲烷冰做成了和牛口感的牛排。”
“这样也可以做到?”
“困难一些,但不是不能。”
苏教授朝着陈麟出声道,陈麟突然注意到角落里一个特殊的培养舱。里面的植物呈现出诡异的银蓝色,茎干上不时闪过电流般的流光。
“那是?”
苏教授的表情变得严肃:“"极光"计划产物……这些植物可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生长,通过直接吸收宇宙射线转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