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体。
而《梁山伯与祝英台》则以化蝶的“美丽结局”,打破了悲剧的封闭结局。
但死了就是死了,虽然加以“化蝶”的美好,也掩饰不了梁山伯和祝英台变成了尸体。所谓的化蝶,更像是劳动人民最为朴素的憧憬,让他们的结局看起来不那么悲惨。
最搞笑的是,网络上有些小可爱说《梁祝》很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就属于倒反天罡了,哪有爸爸像儿子的。
《梁祝》流传了一千七百多年前,《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书于16世纪,满打满算也就500年。
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梁祝》背后的故事,黄德伦他们当然清楚,就是他们没搞明白,周知非到底是怎么让小提琴和华夏传统的爱情传说相结合。
细说不说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像这种在国民心里影响力那么大的故事,一个不小心可是会惹来很大的争议。
所以黄德伦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知非,我能先看看曲谱么?”
周知非点了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这曲子的篇幅也很是不短,我先拿第一乐章给你们。晓怡,你去把我桌面上复印好的曲谱先拿进来。”
方晓怡站起来身:“好的,老板。”
没一会儿,她就将《梁祝》第一乐章的曲谱拿进来待客室。
黄德伦接过曲谱,自己留着总谱,将分谱给了同行的其他人。
随即他就迫不及待的当场看起了曲谱。
在他们看曲谱时,周知非还一边对他们介绍道:“《梁祝》这部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个乐章和一个引子,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你们现在看的是呈示部,主要描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相爱的过程。对应的民间传说故事情节,分别就是【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等等。”
虽然周知非介绍的很详细,但是对面的几人好像是的充耳不闻,眼里只有手上这份复印的曲谱。
黄德伦心里打着节拍,然后越打就越吃惊。
仅仅只是第一乐章就如此的完整,还能美轮美奂的展现出传说的故事情节,这种天赋是何等的卧槽。
难道这就是能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天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