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 集中解答一些问题(4/6)
    贵族、教会、银行家。

    这是东西方国情的不同。

    军事和外交归国王,国王打仗,贵族、教会不一定出钱的。

    国王只能在直属领地征税,或者借债。

    伦敦或阿姆斯特丹的银行家们还给国王高利贷,比如信誉不好的西班牙王室,借贷成本是年利率20,因此几次破产。从美洲运回来的金银,经常来不及铸币就直接以银条、银块形式拿去还债。

    另外,西班牙60的收入,是被王室奢侈花费掉了,并没有用到军事上。

    好像扯远了。

    再说回匈奴。

    胡人政权,你用汉地的标准来衡量就大错特错了。

    其实胡人政权的征兵形式大同小异。

    有据可查的契丹,一户出一丁是常态,三户出两丁也不鲜见,出征的人还要自己准备武器和一部分粮食、肉干、奶酪。

    他们种地后就不管了,秋天才收,中间不需要忙活,反正“靠天收”。

    男人出征后,女人小孩亦可勉强放牧,维持生产。

    大发之下,所有成年男丁齐上阵,固然会影响农牧业生产,但负面影响远不如汉人那么大——当然,非到生死存亡时刻,也没哪个首领闲着没事玩“大发”。

    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几乎没有维持成本,所以不存在养不养得起这种事情,因为他们就不养兵。

    胡人正规化建设后,也会尝试组建职业士兵,比如契丹的皮室军,平时就有人供养,不怎么需要干活,专心训练就是了。

    另外再谈一下组织形式。

    此时基本是部落、氏族形式。

    历史上胡人组织形式出现质的提升,是唐代的吐蕃。

    吐蕃实行“茹—东岱制”。

    翼长、万户、千户、百户、小将——翼长统领至少一个万户。

    这是史上

    茹—东岱制下,各级官员管军又管民,以军法治民,组织度非常高。而且军事装备非常好,从中亚、天竺掳掠了大量工匠,有成建制的具装甲骑。

    说实话,若非吐蕃这种农牧混合国家运气不好,遇到了上升期的唐朝,估计会很厉害,毕竟安史之乱后,他们深入中亚,与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