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勋则来到路边,让亲兵搬来案几,盘腿而坐。
春日暖意融融,路边野花灿烂。
坐在充满泥土芬芳的草地上,他开始写写画画。
冀州、并州一带,应该也完成春播了吧?
种下一年的希望之后,接下来有些人就要忍不住了。
他在纸上粗略地画了条黄河,然后写上了几个渡口。
现在敌人只会派出小股骑兵南下,起的是骚扰作用。而且也不敢太过深入,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
古来军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不足,执行什么战术动作都是扯淡,这一条直到21世纪都没改变过。
邵勋又在各个据点之间写上里程数,默默计算着步兵、骑兵的消耗。
这也是为将者必须学会的技能,通过驿道里程可以推算出敌军最远能运动到哪里。
另外,行军之时,小规模便罢了,大部队离不开水源,很多时候都沿着河流进军,通过这条可以猜测敌军的前进路线。
有的道路年久失修,且不甚宽阔,这也极大限制了敌军主力的通行能力,迫使他们不得不分兵——谁都知道齐头并进是最好的,但分兵有时候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此一来,邵勋在纸上标出了好几条可能的进军路线。
可能性最大的,则描粗了一些。
他又默默盘算了下手头能调用的兵力。
屯田军能调动万人左右。
许昌有兵一两万人。
府兵及部曲可征发四千人上下。
义从军千余。
牙门军四千出头。
银枪军六千。
这就四万大军了,基本够用。如果实在紧急,还可以大肆征发堡户、屯丁、世家部曲庄客,凑个几万人不在话下。
当然,这里面八成以上都是农兵,平时不需要你养,但战斗力别指望有多强。
好在敌人也是一般货色,大哥莫笑二哥,凑合着用用算了。
打的时间长了,即便是农兵也会进步。
邵勋敢肯定,永嘉五年(311)的农兵战斗力,一定比他刚来洛阳那年强。
有的农兵部队,上阵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