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的大晋朝吧。
自汉光武定鼎开始,病根就种下了吧?
三百年间,无人厘清,更没人有这个意愿来改变。
那么,就不要怪老天爷再用三百年的乱世来强行纠偏了。
傅畅突然想到了邵勋在洛南、襄城、高平大搞府兵的事情,想到了他在陈郡、南顿、新蔡收拢流民,分配土地的事情。
以前不以为然,但一次次的变乱让他心烦意乱,屡次怀疑过往的想法。
当这种怀疑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只需一个契机,就能让一个男人破防,让他彻底改变。
风雨再大一点吧……
黄河北岸,激烈的战斗已经进行了三次。
第一次在二十一日下午,上百艘船只渡着黑矟军两千四百名将士攻打北岸,最终功败垂成。
匈奴人甚至连骑兵都没出动,黑矟军就被击退了,败兵仓皇奔回船上,留下了两三百具尸体。
二十四日夜,几乎是洛阳中军开始撤退的第二天,两千名许昌世兵、两千名屯田军乘坐船只,再度登陆。
这一次,晋军甚至用上了部分新造的船只,载运了更多的士兵,并且夜间偷袭,达成了一定的突然性。
果然,他们给赵固、石勒的步军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甚至摸到了敌军的营垒之外,先登勇士翻越营墙而下,杀声震天,气势骇人。
黑夜之中,双方战作一团。匈奴骑兵也有些晕头转向,不知道该打谁。
直到天明之后,他们才大举出动,联合步军将这批人驱赶回河中,令其狼狈而逃。
从军事角度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偷袭。如果是在陆地上,没有大河阻隔,可能已经成功了,但战争没有如果,河流、山川、气候是为将者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十日,邵勋已然知道了新安之战的结果以及洛阳附近的局势,他不为所动,将这几天搜罗到的船只尽数投入使用,准备装载更多的军士渡河进攻。
一时间,河面上樯橹如林,船只密密麻麻。
与此同时,孟津下游处的浮桥在被冲毁两次后,又顽强地建了起来,大群军士在南岸集结,跃跃欲试。
渤海王刘敷坐不住了,下令各部抽调兵马,集结至遮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