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大呼小叫。”
庾亮不满地看了妻子一眼,道:“这败子,也就书法看得过眼,其他不过尔尔。”
“老物何出此言?”荀氏一把扯过庾亮的衣袖,道:“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什么本事,我看阿恭比你强。天子都听闻他的才气,一出仕就授正七品职官,你当年有这好事吗?快去换衣,酒食已备好。”
庾亮被怼得哑口无言。旋又想到当年跟着天子在广成泽苦干的往事,竟然有些怀念,遂道:“妇人焉知国家大事?我与天子的情分,嘿!”
庾彬亦步亦趋跟在后面。
他今年二十多岁了,之前并未出仕。
先在家通读各类典籍,然后管理了下家中的几个农庄,积累了些经验。接着参加了几次清谈,结交士人,打响名气。
闲暇之余,跟着母亲学习书法。
荀夫人在书法上的造诣很深,有传闻并不比卫夫人差,庾彬已得母亲书法六七分火候。
就在本月,不知道为何,天子突然任命他为蔡洲苑令。
庾彬没有拒绝。
这不是什么清贵官,但天子就喜欢这类干实事的役门官吏,让他经营蔡洲属实是重点栽培了,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再者,二十来岁了,差不多也该出仕了。作为长子,他要为家族考虑,蔡洲苑令是一个很不错的,而少府监庾敳又是他伯祖,能为他提供诸多便利。
这个职务,简直就是量身定做的。天子对庾家是真的好,难怪父亲一门心思为他奔走办事,守孝期间不知道写了多少信送进宫中。
庾彬来到膳厅没多久,庾亮就换了一身袍服,大大咧咧地坐了下来,随口问道:“听闻有不少商徒请托到你这里了?”
“是。”庾彬答道。
“你准备怎么用他们?”
庾彬回道:“江夏、竟陵方平,本就没多少百姓,战乱时死一批、逃一批,又被吴人迁走一批,今空空荡荡,委实不成样。”
“而两军交兵之所,若无处筹粮,就得长途转输,不但危险,还靡费甚多。儿觉得,不如鼓励商徒去江夏、竟陵、南郡种田,所获粮食可售卖予朝廷。价钱便是高个两三倍都无妨,总比从河南转运便宜。如此耕作数年或十年后,可将地赐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