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连皇权都可以一比的朝代对这种玩笑一笑而过,而那些皇权大于世家的朝代就有些担心了。
毕竟皇帝是真的会治罪啊!他才不管什么原因呢。
……要不还是对旁支多关心一下吧,避免他们学天幕走极端。
唐,李世民哭笑不得,后人真是什么都敢想,听起来真是让人觉得荒唐又有趣。
但是皇帝哪里是那么容易见到的,隔的远一点的,想刺杀的计划都传不到皇帝耳边就被人嘎了。
这人是得被家族欺负成什么样子啊这么想同归于尽。
李世民又想起他大唐的那些世家们,笑容就慢慢收敛了。
他想压一压世家,可却有些束手束脚,不知后世是如何解决世家问题呢……
明,朱元璋一愣,方孝孺?
为何天幕会提到方孝孺,他犯了什么错后人竟然误认为他被诛了十族。
十族呢,朱元璋觉得自己这么凶残的人诛别人十族都得斟酌一下,这应该不是他的锅吧?
方孝孺是宋濂的门生。就是被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的那个宋濂。
后来朱元璋召见方孝孺,看他举止庄重严肃,还对朱标说:“这是一个品行端庄的人才,你应当一直用他到老。”
但是朱元璋没用他。十年后,方孝孺因为别人的推荐被召到宫廷。
朱元璋又说:“现在还不是任用方孝孺的时候。
因为老朱觉着,方孝孺是个忠臣,却好像并不是个能臣,太理想化了。
难道是后来标儿用了他,结果他把咱标儿给惹怒了?
朱元璋疑惑的很。
能让名声极好的朱标这么大动肝火,这方孝孺干了些什么啊……
方孝孺脸色惨白,没想到他竟也留名到后世了,可为何是这种名声?!他甚至累及家族了吗……
永乐朝,朱棣则哼哼冷笑,这些文人可真会写,什么都张口就来。
不就是因为他动到了那些文人的利益了吗。
幸好后人还是懂得明是非的,替他辩解。
况且,当初那个情况,朱棣觉得他都算脾气好了。
方孝孺那样子,谁看谁不气啊!
反正他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