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巢推射出去。突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河。
现代枪炮就是由管状火器逐步发展起来的,到了元明之际,这种用竹筒制造的原始管状火器改用铜或铁,铸成大炮称为火铳。
到了明朝时期,中国的火器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明朝军队普遍使用了火铳、鸟铳等火器,广泛用于各类战场。明成祖朱棣还组建了专门使用火器的部队——神机营。
仿制的红夷大炮,被称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炮之一。同时还发明了多种多发火箭,比如同时发射10支箭的火弩流星箭,发射32支箭的一窝蜂,最多可发射100支箭的白虎齐奔箭等。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多发齐射火箭,堪称是现代多管火箭炮的鼻祖。
火药兵器在战场上的出现,预示着军事史上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从使用冷兵器阶段向使用火器阶段过渡。
火药应用于武器的最初形式,主要是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
《武经总要》中记录的早期火药兵器还没有脱离传统火攻中纵火兵器的范畴。
随着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发展,逐步过渡到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
明朝末期,党争不断,政治腐败,军队到了后期连军饷都发不出,火器技术也逐渐落后于西方,武器也得不到保养。
清朝一开始也是重视火器的,他们的重装骑兵一度养成了火炮依赖,冲锋陷阵之前先把红夷大炮拉出来先打一轮。
但清军入关后,以异族身份统治比自己多数百倍的汉民百姓,风向就变了。
他们怕汉人造反,拿出了非常严苛的对内政策。严格管制火器,不仅严禁军队做改动,更禁民间持有。因此,在清末的时候,火器水平竟然还和明末差不多。
与之相比,在13世纪,火药武器先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火药的出现,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
子弹洞穿了骑兵的铠甲,大炮轰塌了贵族的城堡,伴随着爆炸声,开始了欧洲中世纪的瓦解和新世纪的诞生……
说到火药,大家就一定会想到烟花。随着火药的发展,烟花爆竹也繁荣了起来,成为了一种娱乐活动。每逢重大节日都会燃放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