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71章 最卷的一届科举(3/7)
冷哼,这些个文人就是这样。

    他知道文人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整顿吏治便非起用文人不可。所以得天下之前,他对文人倚重之殷,待遇之优是有口皆碑。

    但得天下之后,他对文人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外部矛盾基本解决了,内部矛盾就明显了。为了巩固皇权,他必须打压这些文臣武将,况且他对文人也心怀猜忌。

    有一回,一位跟随朱元璋的将军就在朱元璋面前说文人的坏话。

    他说,这些人心胸狭窄,嘴巴刻薄,经常用不同的方式骂人。文人们用心恶毒,善于嘲笑他们。如果他们不警觉,就会被文人愚弄。

    比如张九四(张士诚),文人们认为给他该改名为士诚。

    朱元璋说这个名字很好,有什么问题。

    那个武将就说:问题太大了。孟子说过,士,诚小人。那些文人是在骂张士诚小人啊!

    朱元璋听后,就去查孟子的书,发现确实有这句话。

    他不禁感到震惊,张士诚也是半个君王,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直到死都不知道,真可怜。

    这就导致朱元璋后世一统天下后也对文人带着些偏见,他也不是针对宋朝那些文人,他一视同仁,所有文人都心脏!

    ……

    相比于其他朝代,北宋简直惊涛骇浪。

    刚开始赵祯还在开心,嘉佑是他的年号,没想到这一届科举竟然为朝廷网罗了这么多人才,就看此榜过后,宋人才断层了。

    他一愣,为何断层,谁也不服谁,会是这个原因吗,难道他网罗人才也做错了?

    赵祯有些失落,他也不知该怎么办了。

    王安石苏轼等人,齐齐色变,连什么唐宋八大家,什么龙虎榜都顾不上了。

    后人虽肯定他们的文采,但对于政事却批判居多,未来的大宋,会因为文人相争,而衰弱吗……

    神宗时期,王安石失魂落魄,他的变法失败了?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是司马光占据上风,可他居然割地,割什么地,割给谁了,怎么会这样……

    另一个时空的司马光脸色也不好。

    司马光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这一功绩,足以令他留名青史,但不可否认他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