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93章 中式教育(2/5)
 天幕下的众人感同身受,可不嘛,能学习是多重要的事,没什么比得上这个重要了!

    光看那些什么囊萤夜读,悬梁刺股,就知道古人对于读书的执着。

    甚至董仲舒都有什么学习太过专注勤奋,三年都没有进书房后花园观赏的“三年不窥园”典故。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古时的底层人想要向上寻找出路,读书可能是唯一的一个办法。

    哪怕皇帝也不能不学习,若想做一个有为之君,要学史,学驭人,学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是要你精通,但绝不能被蒙蔽。

    李世民:所以说科举制度有多重要啊。

    不只是百姓的出路,对于皇帝来说,也是一件利器。

    它能打破氏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为朝廷提供了人才,官员素质上来了,处理政事的效率自然而然跟着上升。

    必须要说的是,科举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让古人们忽视了其他领域的重要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但科举初期的唐朝,哪里能顾及这么多,只要科举能顺利施行,就非常不错了。

    可惜,如今科举的作用无法发挥到极致,还是得受制于一些东西,李世民叹息。

    他只希望高明不要辜负他的期望,大唐能愈来愈好。

    李承乾是李世民的长子,李世民对他寄托了无限希望,自然对这个儿子的教育非常重视,然而,不正确的方法却酿出了一系列的悲剧。

    李世民是爱自己这个儿子的,而且一心想将他培养成一个毫无瑕疵的继承人,但人哪有十全十美的。

    他命老师们对李承乾严加管束,不但时时对其劝谏,而且还在暗中监视李承乾的一言一行,事后向李世民汇报。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贞观年间的李世民积极主张让大臣们对自己进行劝谏,对李承乾的诸多老师们,李世民也这般要求。

    朝臣自然跟着皇帝的喜好来,李承乾一点小事都要被拿出来揪着念叨。

    面对着这些不分对错的一味劝谏,处处被挑毛病的李承乾忍受着巨大压力,很多时候,他甚至已经无法判断怎样是对,怎样是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