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的作用。
唐朝宰相韦安石就慨叹过:“一般人不了解史官的权利比宰相的还要重。宰相是管理活着的人,而史官不仅管活着的人,还管死了的人,这就是古代的一些君主、大臣害怕史官的原因。”
因为史官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对政事、大臣等的褒贬权。
有的谏官与史官也常常拿“良史书勋”类的话,去激励那些统治者能够多施行仁政,时刻劝导他们应该注意检点个人行为。
所以一些史官是非常头铁的。当代事是皇帝管,但他们的笔下往往就是后人对这个时代的印象。
哪怕是野史,也是针对某一部分个人或者某个阶层,从没见过这样明晃晃的杜撰一整个国家或世界的!
反正你一个弹丸小国,有这种想法就是不行,大不敬!
这也让某些人开了眼界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玩啊。
因为史官的职业原因,他们对于这种行为非常不满,但一些无关人士反而就是看热闹了。
这h国真能想,编都能编这样远,这样大言不惭,也不怕闹笑话。
若论编故事,谁不会啊。
华夏人才济济,当这些古人是吃素的,编出来的东西绝不会这样破绽百出,保准给你圆的天衣无缝,比真的还真。
宋朝人一开始还有些生气,虽然宋还没有一统中原,但你怎能把我宋朝的疆域划的这样小?
其他势力暂且不提,你一个弹丸之地,也敢挑衅我大宋?!
然后一看,哦,唐朝的疆域也被划的这么小……
相比于其他朝代,唐朝反应是最强烈的。
李世民是谁,整个大唐的白月光!
竟被这样编排,只要你是唐朝人,就不可能不愤怒……
高宗时期,李治气得要死,他阿耶,大唐“文武圣皇帝”,这新罗后人吃了熊心豹子胆敢这样说阿耶,好好好,你们给我等着!
身为“爹宝男”,他绝不允许他阿耶被人污蔑,哪怕是后世!
……
贞观朝,朝臣们一个个火冒三丈。
天子,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侮辱天子就是在侮辱整个大唐。
看看扮演陛下的那个人,一副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