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围,十分高兴,但又不太高兴。
毕竟他手里的瓦剌军只有几万人,而明军却有十几万。
明军的状态再差,如果他们死战,瓦剌也做不到1打10。
所以他就想了个计谋。
也先挥师撤退,派使者携带书信前来谈判议和,想引诱明军撤离阵地。
这时候,王振载满财物的1000多辆车子已经到达。他的钱到了,那赶紧溜回北京才最重要的。
于是他一面派人随瓦剌使者和谈,一面下令全军迅速南移。
这一来,正好中了也先的奸计。
他先是不动声色,等到明军都在山间小路行进,首尾不能兼顾之时,猛然发动攻击。
这时候,朱祁镇的驻地遭受到了围攻,他身边的侍卫太监纷纷中箭,朱祁镇吓得腿都软了,坐在地上发抖。
……
最终朱祁镇被瓦剌活捉。
身为明朝皇帝,被俘也就算了,他竟然还去做瓦剌人的带路党。
也先挟持着朱祁镇到宣府、大同城下,并控制朱祁镇要当地守军开城。
软弱的朱祁镇为了自己的性命,居然予以应允。
幸好大同、宣府守将没有真的听令开门。
当时朱祁镇为了令他开城,还与守将拉关系。被守将断然拒绝:“臣奉命守城,不敢擅启闭”。
假如两地守将真的开城,明朝九边防线将全面坍塌,蒙古骑兵将纵横驰骋于华北平原,到时候蒙古重新入主中原绝不是危言耸听。
即使蒙古人占领不了华北,当地也必将生灵涂炭。
其后,瓦剌人进攻紫荆关,仍旧挟持朱祁镇叫门,然而守将同样不应。
朱祁镇说:“只凭天理去。”丝毫不为明朝和紫荆关的命运担忧。
其后,紫荆关被攻破,守将孙祥战死,瓦剌长驱直入冲向北京。
在朱祁镇心中,万千大明将士和百姓的性命,都比不上他自己的性命可以多活一刻。
身为皇帝,他享受了好处,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在乎他的国土是否沦陷,子民是否安全,为了活命不顾一切。】
(绝了)
(天子北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