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削藩这个问题,又把汉武帝抬出来了。
毕竟汉武帝刘彻的一手推恩令,可以说将藩王们消灭于无形之中,更被现在很多人誉为“千古阳谋”。】
弹幕
(刘彻推恩令的前提是他爹平了七国之乱)
(能打过才推的下去的,打不过你能在谈判桌拿到东西?)
(所有阳谋靠的都是绝对的实力)
【很多人就扼腕叹息,朱允炆怎么就不懂得用推恩令这种方法呢?
其实这就是我们陷入的一个误区了。
明朝初年,能够在朱元璋手下全须全尾活下来,挺过明初四大案的那些个文臣们,有哪个是省油的灯了。
你觉得是他们读过的书比我们少呢,还是脑子没我们好呢。
《明史高巍传》就记载了当时的厚黑学达人高巍,提出的一个明版“推恩令”。
这一派的原则,和汉武帝时期差不多,就是玩命折腾藩王们的后代,并且还搞了个升级版——
就是把北边藩王的第二代分到南方,南边藩王的第二代分到北地。这样藩王就没了根基,也就没啥可怕的了……
但是对于这个建议,朱允炆并没有搭理。
……没搭理是对的,是我处在当时的情况,我也不会搭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明朝的藩王和汉武帝时的藩王,完全就是两回事!
就这么说吧,如果刘彻穿越到明朝,看到这班子藩王,笑都要笑死了。
汉朝的藩王权力是极大的,在自己的封地拥有军事行政等几乎所有的管理权限,对于朝廷来说,藩王的封地是完全失控的。
而明初的藩王,虽然也有封地,但封地上有朝廷委派的行政人员布政使,然后部队也是朝廷的,藩王自己的人马并不多。
根据明史记载:护卫甲士,少则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
藩王实际能掌控的人马,少则两三千,最多也就两万不到。
……就这点能耐,推恩令实施后的汉朝藩王,都比这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汉初藩王基本上就是诸侯国)
(大汉合众国)
(汉朝藩王还能铸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