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当古人看到我的日常后 > 第159章 建文(二)(3/4)
   (朱允炆继位后的一系列操作,反倒像他自己是谋朝篡位登上皇位似的。

    对叔叔们刻薄,对武人不亲近,过于倚重文官,让武将勋贵们和藩王都没有安全感。

    而文官又逼得太狠作大死,一步迈得太大扯到蛋,不死才怪。)

    (朱允炆还撤了南北榜,当时朝廷南方人占主导地位,在朱元璋晚年就敢把北方士子全部踢掉[笑哭][笑哭][笑哭])

    ——————

    宋,赵匡胤:……

    后人对重文抑武的执念真的好高,时不时就得拿出来说一嘴。

    这明朝是宋之后的朝代,那些个政策大宋是不是也可以参考参考。

    比如“南北榜”,还有文武官品阶……

    北宋就有科举分域施策了。起初是实行“解额”制度,士人通过解试之后获得解送礼部参加省试的名额。

    后来宋神宗时,他命令范纯仁改革科举制度,范纯仁提出“南省只试策论、经义,仍各分路分考校,逐路各与优立分数取人,至御前,仍依分数与放及第,则诸路得人无不均一。”

    这种方法得到宋神宗认同,于是下令先在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等五路实行此法,称为“五路法”。这是在范纯仁提出省试逐路考试基础上进行修改,从实施地区可以看出,宋神宗此举实际是在优待北方士人的。

    ……明之前的朝廷,都在思索讨论天幕提及的建文帝种种政策,而洪武朝就没这样的氛围了。

    朱元璋青筋暴涨,想开口骂什么,却终究是累了。

    他究竟是造什么孽哦!!!

    苍天啊,还没完没了,这天幕是来让他被气死早登极乐的是吧!

    这鳖孙,竟废了咱这么多儿子,朱元璋气到不想说话,他甚至都对自己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咱晚年是得有多痛苦,神志不清选了这么个玩意儿继位,既然选了朱允炆,咱也不能不教啊,怎么就教成这样了?!

    削藩,不是说不能削,朱元璋可以理解,他甚至从知道朱棣成了皇帝就对自己的儿子们的下场隐隐有些预感了。

    可他再如何预感,也想不到竟是这样。那都是你亲叔叔是你爷爷亲儿子啊,下手这么重,你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