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与那秦地后人相处竟然是这样的拌嘴打趣。
他们在这里勾心斗角打生打死为国悲愤,后人都手牵手过上节日了?!
这前人后人的参差要不要这么大,他们不要面子的嘛!
而且凭什么有了端午节,却没有其他节日,我们六国节日这样多,难道没有一个流传后世,值得全国放个假嘛……六国之人出离悲愤了。
秦,嬴政无语凝噎。
得了,他懂了,大秦又成了次“反派”。看了这么久了天幕,秦被当成反面角色也不是一两回了,说没有不悦是假的。
哪怕秦在后人嘴里也是有夸赞声的,但历史中的一声声“暴秦”实在让嬴政辗转反侧,他可不愿意让大秦再顶着这样的名声千年!
不行,得让大秦的好名声传开来,这屈原投江怎么也要扯上秦了,嬴政觉得简直是危言耸听!
而且端午节,分明是在屈原跳江之前就有的节日。
它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古时的五月,又称之为午月,所以五月五日又被称为是午月午日。
它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蓄兰沐浴,以此来达到驱除病痛灾难的效果。
端午节不仅和屈原有关,还和越王勾践,伍子胥等都有着一定的关联。
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就把端午节也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还有伍子胥,是古代水战兵法的开创者。他原为楚国人,父亲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伍子胥逃至吴国,助吴伐楚。
五战而入楚都郢城,以报杀父兄之仇。
后来吴王夫差采纳太宰伯嚭放回勾践的建议,伍子胥反对吴王的做法,但是夫差没有听他的建议。
再后来,吴王听信谗言,赐子胥宝剑自裁。
临死前,伍子胥留下遗言,要家人在他死后将双眼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夫差得知后,暴跳如雷,赶忙命令手下将伍子胥尸首扔进江里。
伍子胥的尸体在五月五日被抛往钱塘江,民间认为,钱塘江潮就是伍子胥指挥水兵来淹夫差的,伍子胥亦成为“潮神”。
百姓为其立祠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