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幕之下,各个时空的人想起他们的王朝,帝王统治之下,他们的日子过的如何,是否能够吃饱饭,能够负担的起生活,他们的王朝,在中原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中,又算得上是“强盛”吗?
天幕说的没错,其实世界上的人都一样。大家向往的,都仅仅只是安稳幸福的生活,而已。
……
何止是民间,朝廷更是熟思审处。古往今来,有多少的昏君,剥削民脂民膏,史书上触目惊心的惨状,比天幕上有过之无不及,最终迎来的,是混乱与反抗,是王朝死期,是新的朝代更迭。
哪怕如秦皇汉武,毁誉参半千年,不也是因为民间不胜负荷。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啊!
美丽卡的百姓们可真是老实,卖血这样狠了都忍的下,不少帝王真是羡慕不已,他们治下的百姓要是也能这样乖顺就好了……
刘彻对于后世的美丽卡真是有些嫌弃。他剥削好歹是为了打匈奴,而且他剥削的一视同仁,他也没脸皮厚到觉得自己对汉的黔首多善待,但是贵族他更是一个不放过,都得进朕的口袋里来!
美丽卡又不打匈奴,这么多钱都用来干嘛了,也没见民生多好啊,看那后人们,一个个的,比本地人都要生气了,都在设想自己学狐狸叫了。
刘彻简直有些哭笑不得。
秦末的起义,可不就是由狐狸叫开始的。
为了逃避严苛的秦法,陈胜吴广找了一块白绸条,用朱砂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大字,把它塞进条在市面上出售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去,剖开鱼肚子,发现了这块绸子上面的字,十分惊奇。
到了半夜,吴广又偷偷地跑到营房附近的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又大喊道:“大楚兴,陈胜王。”
这也是“篝火狐鸣”这个成语的由来。当然,秦末的混乱肯定也给了刘彻一些警醒。宋朝的司马光说他“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刘彻虽然对这句话非常不爽,却也有些庆幸自己没真把大汉给带沟里。
在后来的《轮台诏》中,他及时掉头,否定了部分臣子主张将战争继续升级的计划,表示当今政事,最要紧的应当在于“禁苛暴,止擅赋,力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