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胆寒。
在一座豪华的府邸内,几位士族老爷围坐在一张巨大的圆桌旁,脸色阴沉。
“这皇帝亲临,看来是铁了心要推行度田了。”一位身材肥胖的士族,满脸肥肉抖动,无奈地说道。
“是啊,我们也只能配合了,不然,下场恐怕比邺城那些人还惨。”
另一位身着绸缎的中年男子,眼神中透着不甘,但也只能妥协。
“罢了罢了,将这口气咽了下去,配合度田与编户齐民吧。”
一位年长的士族,长叹一声,无奈地说道。
冀州久经战乱,人口雕敝,土地荒芜许多。
走在冀州的大地上,刘禅看到的是一片片荒芜的农田,一座座破败的村庄。
他的心中满是忧虑,深知要恢复冀州的生机,任重而道远。
“陛下,这是各郡县最新呈报上来的度田数目。”一位官员双手呈上一份卷宗,恭敬地说道。
刘禅接过卷宗,仔细地翻阅着。
看着那一串串数字,他的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缓。
“冀州的情况,比朕想象的还要严峻。土地荒芜如此,人口更是稀少。”刘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沉重。
“陛下,如今度田之事已有进展,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同时迁徙些许百姓过来,开垦荒地。”一位大臣出列,恭敬地说道。
刘禅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决定,从即日起,颁布鼓励生育的诏令,对生育多子的家庭,给予奖励。同时,在其他郡县挑选愿意迁徙的百姓,迁至冀州,开垦荒地。”
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冀州繁荣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禅开始巡视冀州各郡。
每到一处,他都详细了解度田与编户齐民的情况,与当地的官员、百姓亲切交谈。
在一个村庄里,刘禅看到一位年轻的母亲,怀中抱着几个孩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家中几个孩子啊?”刘禅微笑着问道。
年轻的母亲有些紧张,连忙行礼,说道:“回陛下,家中四个孩子。托陛下的福,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