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忧虑,显然对幽州的局势充满担忧。
刘禅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变化,只是微微点头,示意他们继续说下去。
待三人发言完毕,刘禅靠回龙椅,微微闭上眼睛,陷入了沉思。
大殿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屏气敛息,等待着刘禅的回应。
过了片刻,刘禅睁开眼睛,却并未立刻给出回应。
就在这时,丞相诸葛亮再次开口:“陛下,之前为了征伐魏国,我大汉建造了不少海船。如今魏国已灭,这些海船如今在海港中闲置无用,维护费用却极为高昂。臣以为,是否要将海船贩卖给商贾用作商船之用,如此既能减轻朝廷负担,又能促进商贸发展。不然,长期维护这些海船,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诸葛亮目光诚恳地望着刘禅,等待着他的答复。
刘禅闻言,当即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这些海船,朕有大用。南下南洋,没有船怎么行?我大汉不能只局限于陆地,海洋同样是我大汉未来发展的方向。南洋有广阔的土地与资源,朕要让我大汉的威名远扬四海,这些海船便是朕的依仗。”
刘禅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在大殿内踱步,声音激昂,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诸葛亮微微一愣,随即露出欣慰的笑容:“陛下高瞻远瞩,臣不及也。陛下既有如此宏伟规划,臣等定当全力辅佐。”
诸葛亮的声音中带着敬佩,他深知刘禅心中有着更为远大的抱负。
费祎和董允也纷纷附和:“陛下圣明,我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两人的声音坚定有力,眼神中充满了对刘禅的忠诚。
刘禅停下脚步,看着三位重臣,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有众爱卿相助,乃我大汉之幸。幽州度田一事,还需诸位爱卿继续出谋划策,早日解决。至于海船之事,朕会安排专人负责,做好维护与规划。”
接下来,众人又就幽州度田的具体细节,以及海船的后续规划进行了深入讨论。
大殿内,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而紧张。阳光透过高高的窗户洒在大殿内,照亮了众人严肃而专注的脸庞。
在讨论幽州度田的兵力调配时,诸葛亮建议:“陛下,可从凉州抽调一部分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