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免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随口道:“国子监里头也传开了,说是昨日琏二弟考第二场考算经的时候,一天的题目半天就交卷了,提前出的考场。”
贾母一听这个,脸上有点不自然了,疑问道:“这是不会的太多么?”
贾珠理所当然的回答:“应该是不会的太多了,算经是四张卷子,上午下午各两章。”
完全没想到,有没有一种可能,题目太过简单了?
贾母听了不禁叹息道:“琏儿向学的心思是好的,回头见了他大伙说话都注意点。”
有了贾珠的证实,贾琏考砸了的事情算是定性了。贾琏浑然不觉,依旧按时来给贾母问安,见面时贾母也不提考试的事情,就是说一些读书是要紧,身体更要紧之类的闲话。
感觉到气氛比较诡异的贾琏没多留,告辞回去了。
贾琏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别人怎么想他是不管的,晚上继续读书抄书。四书是能默写了,但是相关的文集还不行,比如《四书集注》这一类的书,贾琏也要默写一遍的。字数多也不要紧,就当是练字了。说到练字,贾琏还买了一些字帖回来,每天晚上练一个时辰的。
贾府里的风言风语,贾琏完全听不到一样,次日去给贾母请安时,意外的贾政也在。今日贾政休沐,早起来见贾母时,贾母又问起贾琏考试的事情。
贾政听了很是不悦的摇头道:“别提了,昨日晚归,问安时母亲已经睡下,儿子便没来得及说。昨日在衙门里头,不少人都在议论此事。仿佛勋贵子弟去考青云书院如同犯了天条一般,考的好也罢了,考砸了就是没有自知之明,自讨没趣。”
贾母听了很是吃惊道:“怎么,衙门里也议论这个?”
贾政点点头:“说起来也怪勋贵子弟这些年不争气,读书就没个成器的。珠儿在国子监里最清楚不过了,好些子弟根本不把教习放在眼里。衙门里多数是读书人,自然是看不惯的。”
贾政其实是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本朝太祖以武立国,勋贵势力庞大,太上皇登基那会,借助武勋的地方也很多,后来论功行赏,很是助长了武勋的气焰。后来因为夺嫡之争,闹出一场风波,太上皇出手打压一批武勋,文臣的气焰逐渐上来,跟武勋能拼个旗鼓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