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再次走文官道路复兴的希望,真给人断了,后果真不好说。
“陛下,此事不可操切,徐徐为之方为上策。”张廷恩再次劝说,承辉帝还是能听进去的。点点头道:“也好,朕不着急,先施恩也未尝不可。”
张廷恩一颗心落地了,妥了,交易达成了,贾琏乡试至少是个举人了。
“陛下圣明!”张廷恩再次一记真心实意的马屁!
“朕的本意,爱卿去江宁出任两江总督,整顿地方催促欠下的税赋,现在看来,只能借内阁调整的机会,爱卿只能留在京师,出任户部尚书,专注中央银行一事。”
张廷恩明白承辉帝的意思,老师有事,学生不能看着吧?给个举人,先看看你的工作态度,态度好的话,明年的进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好好做事,就算你有那个能力,皇帝非要罢黜贾琏的进士,那也是一句话的事情。
皇帝的权利在现行制度下可以无限大,也就是说,皇帝可以耍赖的!
即便主考官取了伱会试的会元,皇帝都能给你落榜。
古代皇帝都敢自称“圣人”,还有啥不敢做,还有啥不能做的?
两江总督的位子也很诱人,毕竟地面上就属总督最大了,大周不是明朝,没有南直隶那一套备用班子,也没有徐家那种南北通吃的勋贵。
从事业的角度看,无疑是户部尚书更为有利,暂时无法入阁,但这却是入阁必须的履历。
大周朝太祖吸取了前明的教训,摒弃了非翰林不能入阁的潜规则,制定了“宰相必起于州县”的明规则。没做过县令知府的官员,没资格入阁。通俗的讲,要有基层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阁臣需出任过一部尚书的履历。
道理很简单,在州县做过长官,统筹管理一方,在京城做过尚书,统筹管理一部。
一头一尾的长官经历,结合起来,入阁之后,知道地方部门和中央部门运作的规则。
“国事为重,臣受点风雨不算什么。”张廷恩赶紧接过承辉帝的话,留在京师出任户部尚书,艰难程度远远高于出任总督。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欠的事情已经得罪了很多,接下来成立央行,肯定又是张廷恩冲在前面,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他来做。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