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点什么事情,不是说在朝会上直接说,而是事先把亲信大臣叫来,私下里先商议好了,可能出现的各种局面,然后想好对策,最后才是亲信大臣上奏折,拿到明面讨论。这个讨论就是通知一下,皇帝决定的事情,只要不伤及自身利益,大臣不会疯狂反对。
“爱卿,两江税赋重地,何人可为总督?”这就是私下征求意见了,正经的情况应该是在内阁里面小范围的先讨论几个人选,最后才是皇帝拍板。
现在内阁因为过年的缘故,还没完成调整,承辉帝先问起张廷恩,自然是因为人事调整造成的没有准备,先问问看看有没有合适推荐。
“此事,容臣想一想,初六大朝会的时候,臣再回禀陛下。”
“也好,我君臣二人,今日还是好好商议一番,如何完善中央银行的制度。”
……
回到家里的贾琏,看见了等在此处的李纨,对此表示了吃惊:“大嫂子,有事?”
“婆婆让我来请琏二叔。”李纨脸色不是很好看,带着肚子呢,被王夫人指使,派个丫鬟来不行么?非要让一个孕妇走一趟?
贾琏倒是能理解王夫人的意思,这不就是怕贾琏不给面子,借口不去么?
为什么呢?心里有鬼呗!
有什么事情早上拜年的时候不能说呢?无非就是明日的王家之行呗!
贾琏和王熙凤的婚事是王夫人撮合的,最初的想法很现实,那就是王熙凤进门后,接替王夫人管家的同时,还不耽误王夫人发号司令。这一点王夫人还是很有自信的,小说里王夫人也是这么玩的,让王熙凤顶在前面,王夫人的实际权利一点都不受影响。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贾琏不再是之前那个浪荡无形,不爱读书的琏二爷。
最坏的结果,贾珠在科举说再无寸进,贾琏则有所斩获,王熙凤进门后,有贾琏这么个做官的丈夫在背后,王夫人还能拿捏的住?
不管怎么说,面子上的事情得维持住,年初二去丈母娘家的规矩,贾政和贾琏目的地是一致的,之前就必须商量一下,奈何贾政是个什么都不管的书呆子,贾琏暂时也只能一个人过去,王夫人也只好与贾琏商议了。
女人和男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王夫人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