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着太浪费了,今后必须解决两面印刷的问题。其次,内容上可以加一个话本连载,如此可以增加读者粘性。还有一事,我看报上的时评不错,不知出自何人之手?”
李亨看似好奇问:“时评哪里不错,我看一般嘛。”这语气和嘴脸,贾琏一看就知道,这家伙得意的尾巴正在疯狂的上翘。
贾琏特意指着抄报处关于方白衣罢相的内容下方的评论道:“此处作评曰:陛下体恤年迈老臣,周全方相叶落归根之愿,天子之德也。全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美谈也。这样的评论,尺度分寸把握极佳。本报时政评论,重点突出天子恩德沐浴天下。”
“是嘛?哈哈哈。”李亨总归还是嫩了一点,得意的笑出了声。
可见,真些评论,出自他的手笔,四个书办,就真的是工具人和趣闻收集人。
贾琏没有说话,回头看看几个书办,李亨立刻明白,摆手示意他们退下,待再无旁人时,贾琏才压低声音继续道:“今后每一期报纸对外发行之前,请一定要把时政内容送进宫里请陛下御览。这份报纸,定位为陛下喉舌,说陛下不方便说的话,面向京师转达陛下的意志。”
李亨陡然一个激灵,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眼睛如同放光的铃铛,呆了几秒之后,双手抱拳朝贾琏长揖一个,语气激动的低声道:“亨多谢贾兄拳拳之意。”
贾琏吓的赶紧站起来扶起道:“殿下,万万不可。”
李亨依旧激动道:“我知道,我知道的,我知道的。”
你知道什么?贾琏心里暗暗的鄙夷,嘴上却笑道:“此事,全是殿下一手操办。对谁都这么说,琏不过在书店里卖话本,用的还是笔名。”
看见李亨的反应,贾琏越发的坚定要保持一个随时可以摘清楚关系的状态。
李亨没有多想,很干脆的表示:“我知道的,今后就是我与蓉哥儿的合作。”
真实的想法是,李亨认为贾琏只愿意藏在暗处做一个军师,而不愿意抛头露面。
贾琏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也不在乎他怎么想的,总之现在的状态,贾琏进退有余。
将来李亨真的拿下大位,贾琏就是有功之臣,如果李亨失败了,贾蓉去背锅,届时即便受点牵连,那也没太大的问题。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