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173章 君臣博弈(5/6)
人都不许外出,安心的等待结果。

    承辉帝嘴上不说,心里对于贾家的反应是赞许的。宫里的元春,只是来问了问,便回去焚香拜佛求菩萨保佑,贾家人也没闹事,相信皇帝会给个交代。

    再看看这几位阁臣的反应,承辉帝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

    失望归失望,皇帝与内阁之间的关系不会变化,即便换了全部的阁臣,有的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谁来都会做出相似的举动。

    这是本朝太祖在确定内阁制度之时就刻在每一个文臣心里的信念。

    内阁辅助皇帝治理国家,同时也是全体文官与皇帝合作的代表。

    身为孤臣的张廷恩,此刻也要站出来道:“陛下,事情还在调查,不可轻启杀戮。”

    别人说这话,承辉帝能像贾珍让小厮吐贾蓉一脸那样给他一脸,但张廷恩这么说,张廷恩只能听着,听不进去也不会反驳。

    怎么讲呢?这是一个文臣的基本要素。

    嗯,没哪个文臣希望看见,当朝的皇帝是朱元璋和朱棣。为了预防,文臣们在皇帝准备亮刀子的时候,肯定是要齐心协力的按住皇帝的手,能安抚就一定安抚,能忽悠就忽悠。

    这杀人的刀子一旦亮出来,往往很难收回去。历史已经无数次的证明,朱元璋那种简单粗暴的手段,对付文官太有效了。可不敢让皇帝尝到甜头,回头收不住怎么好?

    无论如何,事情查清楚之前,君臣之间先进行了一场博弈。

    这叫定调子。

    阁臣们的意思,能不杀人就不要杀人。

    皇帝的意思,朕前脚赐了工匠的官,后脚亲手点的状元,负责具体工作的贾琏就遇刺。

    阁臣要维护读书人的利益,朕能理解也能接受,但请问各位,朕的威严何在?

    张廷恩的话,看似在拦着皇帝杀人,实际上却是在表示,可以有限度的杀几个。

    最终目的,还是在控制打击范围。不让杀人的目的已经无法达到了,退而求其次。

    主动把话说出来,还是为了堵皇帝的嘴,可见在堵皇帝的嘴这一点上,阁臣都熟练的很。

    孔照跟上:“陛下,张相所言极是。”

    梁道远跟上:“陛下,张相之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