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此次随军,带足了银元。沿途大把撒钱,加之军纪严肃,官军受到了地方上的热烈欢迎。很多老卒都觉得,太神奇了,以前根本不可能有这种事情。百姓害怕官兵的程度,超过了土匪。
“捂盖子!自上而下的捂盖子,一开始的想法,无非是拿下吴汉为替罪羊,谁曾想地方官员眼高手低,人没拿下跑掉了,那吴汉本是私盐贩子,手下百十号亡命之徒,原本是给地方士绅和官员做点脏事,换一个方便。不料此事生了变化,那些山里开矿的工人干了一年,年底拿不到工钱,上县衙闹事,吴汉带人去打一番,一上头没收住,死三個,伤了几十号人。当夜矿工就反了,县令为了安抚百姓,又要拿吴汉顶罪,结果他也反了。”
自己给自己写了剧本,一但没有按照剧本走,整个人都颓废了。
张廷恩点到为止,现在即便是民变,也没有皇帝彻底掌握京营来的重要。
贾琏对此不知道如何评价此人了,帝师出身,几十岁的人了,居然还没看清楚皇帝的本质。可能因为他过去教导皇帝,始终放不下先生的架子。
贾琏对此问没有着急回答,而是沉思片刻才道:“我不懂军事,但总觉得他的安排要落空。原因很简单,岳齐过去在三边,对手以游牧部落为主,因为机动性的优势,草原部落即便发现了官军主力,也会尝试的打一下,输了就跑,赢了可就赚大了。郧阳这边的乱民,机动性方面甚至还不如官军,吴汉私盐贩子出身,他应该比谁都知道,双方战斗力的差距。如果没猜错,吴汉大概是要丢下南阳城外的人,自己带着精锐跑路。只要往山里一钻,官兵再多,一时半会也拿他没法子。”
贾琏大概明白了张廷恩的意思,事情都是清楚的,承辉帝的态度就很关键了。
贾琏在心里不得不点赞,您是懂纪律的,这观点琉球和日本四岛的百姓一定很有共鸣。
张廷恩听罢,觉得很有道理,想问一句为何当时不说,转念一想,说了反而不好。搞不好还能吵起来。岳齐是老行伍,有自己的一套,哪里会听一个小青年的呢?
仔细一问才知道,昨夜贼首吴汉,率所谓老营的万余人,连夜悄悄的跑了。
这啥情况呢?
南阳城里的官兵也看傻了,怎么都没打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