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18章 学新闻学的(3/6)
,后者还要更大一些,朝廷居然也就干看着,奇哉怪也。”

    “那民生报是三皇子办的,陛下是幕后出资人,禁才怪呢。”

    贾琏道出实情后,林如海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说呢。”

    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欺负林如海这个长期在外地为官的人消息不通。

    在林家待到晚饭后,贾琏才走。期间林如海与贾琏谈话,黛玉一直在旁听,偶尔也会问两句。比如:士绅给钱给粮食,又献美女,琏哥哥为何要苦一苦他们。之类的问题。

    出于对原著中那个可怜人儿的同情,贾琏很耐心的给她讲,这个朝廷的构成,讲税收对国家的重要性,讲土地兼并的危害,讲自两汉以来,社会结构的变化。

    当然就是泛泛而谈,毕竟每一个阶段,都是几百年的发展,大势之前,别说个人了,皇权都得低头。每个阶段都是发展到后期,最后自爆,天下大乱,重新开启。实际上每一个新的朝代,都是有变化有进步的,只不过这些进步和变化,都是渐进。

    最后贾琏还总结一句:“大的发展趋势,就是民间基层权利的碎片化。两晋门阀、晚唐藩镇都成为了历史,中央政权高度集权。发展到本朝,制度法理上天下事陛下一言可决,具体到民间的执行,却只能把事情交给基层的士绅与宗族。原因就是治理成本。”

    黛玉听的似懂非懂,林如海听的心惊胆颤。

    林如海不是那种只读四书五经应付科举的文人,他也是熟读史书的。贾琏的泛泛而谈,黛玉听不出来有多高深,林如海是能听的出来的,这是深度领会那些记载在史书字里行间的事实后,高度总结精度提炼后的言论。

    贾琏这些话,都是后来烂大街的东西,他说着当然轻松,现在的人听着谁不犯迷糊?

    最后林如海感慨了一句:“还好,你不是反贼。”

    长期为官的林如海,以前很多事情未必能清楚的总结出来,但本质是知道的。

    一个人能如此深刻的看透了隐藏在历史中的矛盾,并结合当下的现实,这种人要造反,那还得了啊?

    黛玉等贾琏走后,对林如海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琏哥便是这种人吧?”

    林如海笑道:“胡说八道,琏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