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敢了,贾琏发了话,谁不让我过个开心年,我就让他年年都不开心。少了这帮斗鸡走马的少爷们,治安可不就是好转了么?
至于城东嘛,贾琏只是让御史们敲打各路帮派,过年了,看好下属,别搞事,免得大家难看。然后贾琏继续偷懒摸鱼,每日看似忙碌,实则就是在各个衙门之间溜达。并上了一道奏折,表示武备生产应该独立出来,成立一个单独的司级部门。或归于工部,或归于内务府。总之现在工部和内务府都能生产武备的现象过于混乱了。
对于贾琏的这份奏折,立刻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一家伙吸引了众多的注意力。
承辉帝直接让人把贾琏叫进宫,把潘季驯和忠顺王也叫来,三人一起问贾琏,为何快过年了也不安生,非要搞事。
说实话,武备生产确实比较乱,工部和内务府都有相关的部门,搞的有点混乱了。
看着被叫乾清宫的贾琏,忠顺王气不打一处来,直接质问:“内务府设兵仗局,此祖制也。贾大人建议整合为一司,是对祖制不满么?”
忠顺王也不是善茬,他是懂扣帽子的。别管他是真心如此问责,还是在演戏。贾琏心里都很明白,自己跟忠顺王即便在一条船上,那也能尿一个壶里。没事搞搞摩擦,矛盾激化了打一架,有益身心健康,升官发财。
“有话好好说,不要动辄扣帽子。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为何在内务府设兵仗局,我年纪小不知道,王爷年迈,难道也不知道么?”这句话说完,忠顺王顿时脸色剧变,心里暗暗叫苦:坏了,说错话了。
这事情往前追溯,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兵权上依靠的是勋贵集团。手里没有一点家伙事可不行啊。于是太上皇重整御马监,大办内务府兵仗局。绕开了工部虞衡司,专为御马监和龙禁尉生产装备。但怎么说呢,御马监和龙禁尉的规模就那么大,兵仗局的规模却丝毫不逊虞衡司的武备生产部门。没几年的工夫,兵仗局的产品就没去处了,只好去抢虞衡司的业务。因为太上皇偏心,工部虞衡司的业务被吞噬了不少,都开始转产民用农具菜刀了。
这番渊源要说清楚了,还是太上皇登基之初,位置不稳所致。
其实贾琏很清楚不能搞垄断,他的本意也不是垄断,而是让工部的武备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