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299章 突出一个诛心(2/5)
可不够,少说得一丈。看看吧,朕打算随便圈一个。”

    “如此,微臣斗胆!”贾琏起身,拿起桌上一摞人选的履历,飞快的看了一遍。其中五个人选,三个巡抚,两个侍郎,都有相关工作经验,都是从基层做起来的官员。唯一不足的自然是资历不足,没做过尚书就算了,更别收说总督了。

    贾琏看完之后便道:“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的话,考虑到今后内阁南北均衡,臣建议选一个北地人。”

    承辉帝非常满意的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五个人都不合适。按照你的建议,进士出身,基层做起,有户部工作经验,政绩优良者,唯有山西巡抚宁克合格,可惜他不在名单上。并且,去年的京察,他的政绩为中平。桌上有一份去年初他上的奏折,你看看。”

    奏折摆在右上角最上面,一眼就看见了。贾琏拿起就看,裘世安端着茶杯进来也没注意到。

    奏折的内容很犀利的指出了山西联合银行在民间的经营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引发的乱象。其中尖锐的指出,太原四大家族以及山西各地,都存在一两个家族左右地方经济的问题。从收税的角度看,做官的是真省事了,但从做事的角度看,官员要做点事情,必须得到地方士绅的认可,否则往往难以推行,其中所谓的联合银行,由十三家钱庄出资组成,这十三家借着银行的优势,基本垄断了山西各地的民生经济。

    最后,宁克大声疾呼,山西不复朝廷之山西矣!

    贾琏看完之后,突出一个诛心道:“山东门阀改头换面之后,重现矣!”

    王维有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其中的山东不是现在的山东,而是太行山以东。

    承辉帝是读过史书的,当然知道贾琏这话里的阴阳乾坤。毕竟山西那个地方是有历史传统的。太原王氏,闻喜裴氏、河东柳氏等等。

    要不是天街踏尽公卿骨,接着五代十国的军头们轮流挥舞着横刀把文官当鸡杀,宋朝的科举制度哪来的那么轻松。

    都说北宋矫枉过正,导致国家军事孱弱,客观的讲,宋朝对于科举制度的完善和成熟贡献巨大。只是谁都没想到,朱元璋为了降低难度,直接搞了个四书五经框架下的八股文为主的科举制度。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