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323章 斯文扫地破大防(2/6)
事沸反盈天,那么起源也就是贾琏的那份奏折,到底写了点啥呢?

    内容很简单,现在的龙禁尉只有侦察收集情报的权力,贾琏主张,龙禁尉作为皇帝的亲军,应该恢复太祖年间旧制。

    什么意思呢?太祖年间的龙禁尉,有侦缉之权。就是手里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可以直接缉拿官员,关押并审讯的权力。

    太上皇登基之后,为了稳定朝廷的局势,向文武百官进行了妥协,龙禁尉只有在京城才有侦缉权,关押权力交给了刑部和大理寺,审问审判的权力,则由督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家分担。出了京城,龙禁尉就剩下一个侦察权力了。

    现在懂了吧?文官群体为何跳的三丈高了!

    古人对名誉非常的看重,越往前的朝代越看重。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历史人物飞将军李广为例子,这位因为犯了案子,被廷尉拿下后,因为不堪忍受刀笔吏的羞辱,选择了自杀。

    刀笔吏啥意思,就是审讯和记录的人员,这些人不是官,但审问的事情由他们来做。

    两汉的时候,很多愤而杀人的案件被记录在册,徐庶就是这么个情况。

    随着历史的演进,后人对于名声和荣誉的重视程度的表达没有两汉以前那么激烈了,但依旧非常重视。

    因为个人名声如何,往往与道德有关。一些人为了泄愤,往往会在个人出版物中搞一些泼脏水的行为,后来者中某些爱好猎奇者,往往如获至宝,拿这些民间野史当证据,来作为对一些历史人物评判的证据。例如,欧阳修扒灰说。

    总之越往后,科技进步了,社会财富增加了,人们的整体道德标准越来越低了。个别文艺作品甚至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动心思比如《满江红》。

    从社会地位的角度出发,一个文人中了举人后就有了做官的资格,中进士后七品起步。

    龙禁尉呢?虽然也有相应的官职在身,但因为其帝皇鹰犬的身份,社会上的主流认知,龙禁尉的官员都是杂流官。

    其地位还不如荫官,甚至还要排在荫官的后面。

    这种局面当然是由长期占据社会舆论主导权的士绅阶级刻意营造的,但他们就是人多,就是话语权更强大,几乎所有社会共识,都是士绅阶层缔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