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优势,就是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同时还能影响到张廷恩。
朝中无人不知的是,如果要列出对皇帝影响力大臣的排行,张廷恩第一,孙化贞第二,孔照第三。
区别在于,首辅孔照对承辉帝的影响力,并不是通过建议达成的。而是在作为文官之首与皇帝的博弈过程中达成的影响。
由此可见,孔照这个首辅,根本不是看上去的【软弱】,能坚持的他总会坚持。
通过是否恢复漕粮一事,保持沉默的承辉帝想看到的是什么呢?朝中是否有党!继续下去,有没有党争的风险。
至于利益之争,哪个时代没有利益之争,一直存在的东西,有啥可惊讶的?
贾琏告辞离开,林如海也没留人。出了督察院的巷子,一辆轿子从隔壁的巷子里出来,帘子打开有人招呼:“贾大人!”
贾琏定睛一看,说话的人是宁克,这一位来往的不多啊,怎么会主动招呼呢?
论级别这是上官,赶紧翻身下马,礼数上丝毫不敢怠慢:“见过宁大人!”
宁克示意轿子落下,出了轿子抱手客气:“贾大人身兼多职,为国事多有辛苦,宁某佩服。”
贾琏觉得这话有点阴阳,奈何找不到证据。脸上依旧堆笑:“您过誉了!”
“日头还早,一起找个地方坐坐?”宁克发出了邀请,丝毫没有上班不该摸鱼的觉悟。
尽管不知道他啥意思,贾琏还是答应了这突如其来的邀请,点头道;“您带路!”
宁克回到轿子上,贾琏策马跟上,离开官衙密集的区域,很快来到街边的一处茶楼,宁克的长随先进去安排好之后,两位才入内进包间雅座。
掌柜的亲自出马伺候,上了好茶和若干零食后告退,宁克看上去是个爽快人,很干脆的开口:“上任至今,耳朵里没少听与贾大人相关的话。”
贾琏对此笑着摇头:“明白,都不是什么好话。”
宁克点点头:“确实如此,可是每件事情仔细看下来,贾大人并无徇私之处。一个不徇私的官成了别的官口中的另类,宁某念及仕途一路走来,感同身受。不招人妒是庸才,这是场面话。实际是秉公办事的人,伤害到了同僚的利益,才会没人说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