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被哄的很开心,盖印盖的很干脆。
至于来天津迎接为何不是鸿胪寺卿带队,原因很简单,不需要那么高的级别。英吉利来的并不是内阁成员,而是一个海军准将。
也不知道为何不来个内阁成员,反正贾琏暗示承辉帝,对方不是不尊重大周,而是第一次属于试探,不会派太正式的内阁大臣。
承辉帝表示了解,毕竟这个年代,航海就是在玩命。英吉利的内阁大臣,不可能冒险。
亨利与沙逊下船之前,在仆人的帮助下,认真的整理好仪容,登岸之后,贾琏已经上前来抱手:“欢迎英吉利使团代表,我叫贾琏,本次接待工作的负责人。”在广州时就见过这么一出的亨利与沙逊,没有丝毫意外,入乡随俗吧。
“这位是大英帝国正使亨利勋爵,这位是副使沙逊。”
两边都有翻译,有趣的是,大周的翻译是个从广州找来的英国破产商人凯恩,英国人的翻译是一个广州人,叫做伍有福。
听到这个姓伍的时候,贾琏总是会想起一个叫十三行的东西,嗯,还有一个姓潘的,也会触发。
还有一部电视剧给这帮人洗白,无耻之尤。
“欢迎两位来到我国,我想握手的方式二位使者更适应。”贾琏开口的同时伸出右手,对面的亨利与沙逊却几乎惊掉下巴。
因为贾琏操着一口流利的英语,还是伦敦腔的。这个真不怪贾琏,他有挂,中学阶段听的磁带,全是伦敦腔。
亨利僵硬的与贾琏握手后,沙逊才回魂,赶紧握手。贾琏做了个请的手势:“请亨利正式检阅仪仗队!”
两人还都是头一次见过这个阵势,贾琏在前,亨利愣了一下,还是跟着上去了。
两根旗杆下,贾琏陪着亨利站好,耳旁传来:“奏国歌!”
乐队(从戏班子里找的)奏乐,听到熟悉的《天佑国王》,看到旗杆上的英国国旗,亨利有点懵。
但见贾琏一脸的肃穆,双手垂下,赶紧跟着严肃的看着国旗,随后又是《固金瓯》。
威武雄壮的进行曲响起时,贾琏做了个请的手势,亨利下意识的迈步,一边走一边看着列队整齐的神机营士兵。
周国官兵的装备非常的眼熟,燧发枪!双手抓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