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没问题,只不过他读四书五经考科举的同时,把书中的道理当真理了。
袁清和见两人的表情,心里暗暗得意,觉得自己干的漂亮,给贾某好好的上了一课。
一时间贾琏还真不知道怎么处置这家伙,打一顿丢出去自然是最爽的,也符合人设。但今非昔比,贾琏已经有了办学的打算,过去那种做派要收一收,免得味道太大,把年轻人都吓跑了。要知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学的都是四书五经。
科举制度下,正常人拿四书五经当敲门砖,做官以后嘴上喊一喊就算了,做事的时候丢一边。袁清和这种人属于比较稀有的。
“要不这样,本官王命在身,不敢耽搁差事。袁大人回去后单独写一份奏折上呈,本官也会写一份奏折请示陛下。”
贾琏依旧是商量的语气,态度显得非常的好,丝毫没有动怒的意思。毕竟袁清和这个人只是轴,不是坏。
“哼!等着本官的弹劾吧!”袁清和傲娇的扭头走开之前,丢下一句话,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去了。
卫子安在一旁看了看,上前低声道:“贾大人,此事传出去,于您的名声有损。”
这都不是暗示了,是明示。卫子安笃定,袁清和回去后,一定会对同僚们大肆吹捧,给贾琏上课的事情。
“唉,想要做事的人就这样,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无妨,本官已经习惯了,不管你做的对还是错,总是有人要对你指点江山的。”
卫子安告辞离开,继续执行贾琏的指令。
贾琏则动手写奏折,关于大礼参拜的事情,贾琏建议外国使团的使节,面对陛下的时候,应该用该国的最高礼仪。这样对双方来说,都能接受。英吉利乃西洋第一强国,主动来访,不论其目的与初心,对于本朝与陛下而言,面子上已经足够尊重。诚然,与英吉利交恶暂时并无大碍,却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通过与英吉利加强来往,了解当今世界列强的真实实力,才是最符合国家利益的做法。
贾琏在奏折中,再次强调了加强海军建设,进而夺取马六甲海峡的国家安全战略构想。同时也强调,这个程度的扩张,对内可以转移人口,缓和国内矛盾,对外彰显实力杜绝觊觎的同时,还不会触碰英吉利国家利益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