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39章 雄才大略承辉帝(3/6)
现象,自古以来就没断绝过。

    贾琏不提议让官府来负责运输粮食,原因自然是不信任这些官员。

    这个建议,不单单是皇帝听着脸上难看,内阁诸位也难下台阶。你这是有多看不起官员群体?

    “户部组织官员采购运输粮食,督察院、龙禁尉负责监督,宁卿亲自负责此事,出了问题,自请告老。林卿负责监督,御史知情不报,林卿自请乞骸骨。但有赈济,素来是一笔烂账,朕欲刷新朝政,当自此事起。”

    承辉帝还是给官员留了面子,但是话也说的很重。宁克,林如海,会不会因此被牵连而获罪,那都是皇帝说了算的事情。尤其是宁克,他要是再办砸了此事,承辉帝多半是饶不了他的。

    灾情如火,解决了钱的问题,国家机器开动。

    粮食采购,有两条路线,一个是湖广,一个是河南,两个都是产粮大省,在当地采购之后,转运关中,远远要比在京城买粮食便捷。

    没有铁路的时代,运输陆路运输很麻烦,花费也大。还有一条路是走黄河水运,潼关上岸,这不是上游干旱,水路不通么?这条路等于没有。

    唐朝的时候,因为长安人口压力太大了,尽管关内反对激烈,李治和武则天,也坚持跑洛阳就食。这里面涉及复杂的政治斗争。那个另说。

    赈济的陕甘的事情,贾琏绝不沾手,这种事情,搞不好就要死人。

    莫名其妙被叫来,听皇帝一通说话,打了一趟酱油,贾琏却一点都不轻松。

    承辉帝的想法很好,但是要想实现,必须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

    贾琏必须做好一切准备,等皇帝需要的时候,能拉出一支让周边割据势力不得不从的武装。

    随后的日子里,朝廷忙着赈济,贾琏除了去军校上课,剩下的时间盯着研发司下属的工坊,发明创造的事情都先放一放。

    贾琏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年底之前,京营三镇,基本完成换装,明年,御马监和九门镇,基本完成换装。

    其中最大的难度,起身是火炮的生产,新式火炮为青铜炮,原材料不足,根本供给不上,只能慢慢来了。

    赈济陕甘的事情,按部就班的进行中,承辉帝在下一次内阁会议上,正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