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472章 家国天下(3/6)
就一定会伤害其他人。

    所以,你凭什么?

    有感于某些乱象,展开喷又怕404,只能含蓄一点了。

    天津这边很轻松,贾琏很快就完事了,依旧是不紧不慢的离开,返回京城。

    尽管贾琏在天津啥都没做,甚至都没有收拾士绅,却依旧在走的这天,天津到处响起了鞭炮声。

    不年不节的放鞭炮,意思很明显了。

    贾琏就算听了一路,也假装没听到,因为不损他一根毫毛。

    回京交差的时候,承辉帝让人抬了一箩筐的弹劾奏折给他:“要不要看一下,全是弹劾你的。”

    贾琏没看,但还是很好奇的问:“都有哪些罪名?”

    承辉帝满足了他的好奇心:“没啥大罪名,衣冠不整,带着丫鬟公差,惊扰沿途百姓等等。”

    贾琏很失望道;“微臣还以为,有人会弹劾微臣虐待残害士绅。”

    承辉帝也笑了:“御史们又不傻,再说了,林总宪盯着呢。”

    贾琏露出一丝遗憾的表情:“微臣能做到的,也就是这些了。大势如此,如之奈何。”

    承辉帝点点头:“能做到这步就不错了,天下的官员,如果都能像你,朕心安矣。不过,卿也不必遗憾,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贾琏笑道:“横渠先生说,为万世开太平。格局是有了,也仅仅如此。”

    说起这个,承辉帝有点不太自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皇帝在治国时,依旧用的法家那套。儒家,不过是一层皮。有没有用呢?当然是有用的,没用就不会一直延续下来了。只不过这个副作用比较大。但怎么说呢,就目前而言,这是最佳的办法。

    站在贾琏的角度看问题,那就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匹配度的问题。

    或者说,中国的情况,太过特殊了。即便是从西方学习来的制度,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走自身特设的道路。

    纵观历史,在需要变革的时代,总是会有英豪应时而出。不论其个人的成败,他们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多数力量的推动。

    王安石、张居正,甚至是洋务运动那一批人,有没有做出一个好结果是一回事,但总是做了,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