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病区。
罗浩却没想这么多,患者的肺栓塞解除,对罗浩来讲就算是治愈了,至于剩下的……
医疗组里,剩下的活儿都是老孟负责的,而且他从进医疗组到现在的大半年时间里一直完成的很好,甚至让罗浩“忘记”了还有后续无数的麻烦。
办公室门口,站着一对夫妻和一个一米八左右的年轻女生。
现在的孩子长得真高,罗浩心想。
打开ai诊断辅助,很快有了诊断。
“罗教授,这是我从前在传染病院的同事老薛,薛河。”
“你好。”罗浩和对方握了握手,让进办公室。
“罗教授,孩子几个月前有一次发烧,高热,查了个肺部ct,发现有问题。”
说着,患者父亲把影像资料拿出来。
他似乎有些不情愿,毕竟罗浩年纪轻轻,自己找老孟联系,是想老孟帮着联系医大一院的专家,而不是“随便”找个年轻医生糊弄一下。
可总不能刚见面就对孟良人冷嘲热讽,现在这社会求人办事可真难,患者的父亲把情绪都写在脸上。
罗浩看得清楚,却也不在意。
自己是帮孟良人,至于患者家属高兴不高兴,对罗浩来讲无所谓的。
“在我们医院诊断是肺结核,可只是影像支持,痰涂片没查出有结核杆菌。我又带着孩子来医大几家附属医院,专家说考虑是肺结核或者是寄生虫病。”
的确有点谱,罗浩对他们能考虑到寄生虫病的诊断相当满意。
已经都到这步了,不应该有什么问题。
“可做了很多检查,都没发现粪便里有寄生虫的痕迹。”
“……”罗浩猛然意识到这里是省城,不是帝都。
传染病院都已经开始分流了,衰败到了极点。
和912每年都要派人去美国学习枪击伤的治疗一样,国内随着卫生条件的渐渐变好,寄生虫病也渐渐变少。
甚至很多年轻医生都不知道鉴别诊断中排查寄生虫病。
从前的常见病变成了如今的罕见病。
这也算是一个“幸福的”苦恼吧。
现在寄生虫辅助检查比较全的地儿只有帝都的